金融数据点评:如何理解7月金融数据?
7 月信贷新增2600 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459 亿元,现阶段高温、汛情等极端天气影响项目开工施工,实体贷款需求有所波动,同时银行投放“规模情节”减弱,7 月信贷总量基本符合年内信贷“小月”特点。
信贷结构上继续呈现“企业稳、居民淡”特征,票据融资与非银贷款增量相对较大,分别新增5586 亿元、2057 亿元。7 月制造业PMI 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0 下方,核心CPI 同比较6 月有所回落,结合来看,年中政策脉冲仍需时间发挥效力,而居民购房、消费意愿尚处恢复阶段。
对公长贷新增1300 亿元,可能受到需求波动和结构调整的两种影响。一方面是7 月极端天气较多,高温与洪涝扰动基建与地产开工施工,7 月建筑业PMI数据降至51.2%,处于同期低位。另一方面,企业贷款结构上或存在“一升一降”,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中强调“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反映贷款在总体“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增量部分继续向制造业、科技创新、设备更新领域倾斜,而以PSL 为代表的传统领域贷款余额有所减少。
票据融资“占位”较多。央行公布6 月末票据利率1.60%,较一季度末大幅回落66bp,反映实体通过票据低价融资的需求较强,一定程度上也替代了企业短期贷款。
居民贷款录得-2100 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居民信用活动与按揭意愿仍偏谨慎。结构上居民短贷较弱,7 月末国有大行存款利率紧跟央行OMO 降息,可能存在部分存款还贷现象。居民中长贷增加100 亿元,好于去年同期,但观察7 月百强房企业绩同比减少、房贷利率下降较快的背景下居民按揭早偿诉求不低,7 月地产对居民长贷的支撑可能有限,我们认为LPR 下调带动经营贷价格回落可能影响了居民长贷同比回暖。
政府债发行提速,支撑7 月社融总量同比转为多增。分结构来看,国债净融资4310 亿元,其中特别国债发行1680 亿元;地方政府债净融资1911 亿元;反映7 月一般国债融资成分较高,而特别国债、地方债融资节奏相对适中,今年的增量财政资金仍待进一步提速。
货币增速或已见底。7 月M2 同比录得6.3%,较上月小幅回升0.1pct,M1同比继续下探至-6.6%。不过往后看,整改存款补息的影响预计逐渐消退,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截至6 月末,21 家全国性银行整改进度已超9成”,M1 增量或将恢复季节性水平;另外,三季度财政节奏或将加快,项目资金将逐渐流向企业,支撑M1 及M2 同比增速回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