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7月金融数据点评:境外贷款需求高于境内 配置理财需求高于存款

7月金融数据点评:境外贷款需求高于境内 配置理财需求高于存款

宏观研究 94

  事件

      2024 年8 月13 日,央行公布2024 年7 月金融数据。2024 年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同比少增859 亿元;7 月社会融资增量为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7 月M1 同比下降6.6%,M2 同比增长6.3%。

      简评

      7 月金融数据总体不及预期,尤其是低基数背景下,7 月新增贷款仍同比少增,金融数据反映基本面仍然偏弱。信贷方面,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在去年相对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仍少增859 亿元,带动人民币贷款增速进一步回落至8.7%,扣除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之外的贷款规模变动上,7 月减少5043 亿元,同比多减2735 亿元,反映实体内生融资需求仍偏弱。社融方面,7 月社会融资增量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6911 亿元,同比多增2802 亿元,社融增长主要来自政府部门融资的贡献。货币方面,7 月M1 同比从6 月的-5.0%降至-6.6%,企业流动性压力加大,7 月M2 同比从6 月的6.2%升至6.3%,或与财政投放及非银存款增加有关。总结来看,7 月金融数据有五个特征值得关注:一是表内票据贴现增加较多,显示普通贷款需求偏低;二是境外贷款增加较多,显示国内需求不足背景下贷款增长向境外需求倾斜;三是M1 和M2 剪刀差扩大,显示地产融资需求和资金供给的矛盾加剧,利率仍将继续下行;四是存款视角来看,企业存款在手工补息下调之后,企业存款向理财转移,导致非银存款增长势头较猛,但普通企业和居民存款偏弱;五是M2 小幅回升并非贷款或者社融投放增加,主因或是7 月份财政存款增量低于去年。

      当前房地产市场恢复缓慢,房地产相关融资持续不足,加上化债背景下城投平台融资需求受限,私人部门融资仍面临下行压力。8 月以后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可能较高,不过难以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政府部门融资对社会支撑也受限,我们预计后续社会融资下行风险仍较大,今年年底社融余额同比增速或降至7.5%附近,信贷和社融增长放缓对应资产荒延续,配置需求继续支撑债券市场。前期长端利率破位下行,10 年国债于8 月初下至2.1%附近,这再次引起央行对长端利率下行过快的关注,在央行持续提示风险并出台监管措施背景下,中长端利率出现明显反弹。我们认为央行加强监管有助于约束部分机构过度加久期行为,从而提前防范部分久期错配风险,有助于金融市场长期稳定。

      不过就长端利率本身来讲,其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内需偏弱而名义经济增速偏低,长端利率从方向上仍趋于下行,近期央行持续加强监管可能使得长端利率进入震荡,不过这难以改变利率运行方向。考虑市场对基本面预期仍偏弱而资金配置需求仍较强,我们认为后续长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间,近期调整或是较好的介入机会。

      一、境内信贷需求提振乏力,稳增长政策仍需加码,财政是关键7 月信贷需求增长仍相对乏力,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在去年相对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仍少增859 亿元,带动人民币贷款增速进一步回落至8.7%。扣除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之外的贷款规模变动上,7 月减少5043 亿元,同比多减2735 亿元,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体内生融资需求仍偏弱。企业端贡献继续走弱,除打击违规套利的影响延续外,可能也受部分企业在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较快背景下、选择发债代替贷款融资的影响,7 月新增企业贷款1300 亿元,同比少增1078 亿元,短贷和中长贷表现均较弱,票据融资则增加5586 亿元,去年相对高基数下同比多增1989 亿元。居民端贷款减少2100 亿元,但在去年按揭提前偿还导致的低基数影响下,同比拖累相对可控,多减93 亿元,主要体现在消费相关的短贷上,同比多减821 亿元。信贷需求提振乏力,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带动贷款利率继续回落,7 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2 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4%,比上月低9 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68 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展望来看,近期票据利率仍维持低位运行,我们认为或表明新增信贷需求可能仍相对乏力,政策加码的必要性有所抬升,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激发信贷需求的侧重也有所抬升,包括提及要“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等,在价格调控上,不排除后续央行进一步降息、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的可能。相比于货币政策发力而言,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可能更为关键,尤其是支出或需进一步向民生端倾斜,通过改善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来提振实体风  险偏好和融资意愿。

      二、私人部门融资持续不足,社会融资增长主要来自政府融资7 月社会融资增量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7 月社融余额同比从上月的8.1%升至8.2%,由于去年基数较低,7 月社融同比有所改善,不过社融绝对规模较低,反映实体融资需求不足。7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911 亿元,同比多增2802 亿元,7 月政府债券存量同比从上月的15%升至15.4%,政府债券融资保持一定增长,并成为社会融资的主要支撑。在低利率和境内融资需求不足的环境下,我们注意到金融机构增加对境外实体的贷款投放,表现为境外贷款持续增加,部分可能也与低利率下的套息有关,未来境外贷款增长也值得关注。后续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偏弱,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私人部门融资可能会继续低迷,社会融资增长仍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8 月以后政府债券融资可能仍较高,这将对社会融资形成一定支撑,不过考虑去年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较大,政府债券净融资难以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我们预计后续社会融资下行风险仍较大,今年年底社融余额同比增速或降至7.5%附近。

      三、广义货币增长持续不足,M1 同比增速再创新低,M1 和M2 剪刀差扩大7 月企业融资规模低迷,企业存款增长持续不足,7 月企业存款下降17800 亿元,同比多减2500 亿元,M1 同比增速从6 月的-5.0%降至-6.6%。今年2 月以来企业存款增长持续放缓,这部分与监管打击空转套利有关,部分可能也反映企业流动性压力加大,尤其是房地产恢复缓慢背景下,过去存款从居民向企业转移的机制消退,企业存款增长持续乏力。7 月非银存款增加7500 亿元,同比多增3370 亿元,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调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更加偏好理财,加上企业存款在手工补息下调之后也向理财转移,导致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增长,非银存款增长明显加快。7月M2 同比从6 月的6.2%反弹至6.3%,这并非是因为贷款投放或社融增加,主要可能是7 月份财政存款增量低于去年,非银存款增长可能也有一定贡献。7 月M1 和M2 剪刀差继续扩大,显示地产融资需求和资金供给的矛盾加剧。

      风险

7月金融数据点评:境外贷款需求高于境内 配置理财需求高于存款

      货币政策超预期,政府债券供给超预期。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东旭/范阳阳/陈健恒/薛丰昀 日期:2024-08-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