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社融:政府债融资高增 财政端加快发力
在短期内金融“挤水分”以及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7 月社融相对承压,但财政端发力有助于下半年经济增长提速。7 月新增社融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主要靠政府债融资支撑,而新增人民币贷款相对较低,一方面反映出金融数据“挤水分”效果依旧持续,虽然造成总量指标的下降,但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结构上依然有待优化,尤其是企业中长贷本期产生较大拖累,票据冲量明显,反映企业主动投资意愿不高。
往后看,短期内金融“挤水分”以及经济企稳复苏的大方向不会改变,金融总量数据可能依旧承压。但下半年,财政发力有望提速,当前政府债融资持续高增,财政存款也有所下滑,反映出财政端正逐步加快融资来对广义财政支出形成支撑,下半年在财政政策的发力下,经济修复有望加速。
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同比少增859 亿元,7 月通常为信贷“小月”,其中,结构上企业贷款有所拖累,票据冲量明显;而居民端短贷表现较弱,而中长贷出现边际修复。
7 月企业端贷款相对较低,票据冲量特征明显。7 月企业新增贷款1300亿元,同比少增1078 亿元。其中,7 月新增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为-5500 亿元、1300 亿元,同比分别多减1715 亿元、少增1412 亿元。反映出企业主动投资意愿仍然不高。7 月票据融资新增5586 亿元,同比多增1989 亿元,票据冲量特征明显。
居民端,短期贷款表现相对较弱,反映居民消费意愿仍有待增强。7 月居民贷款新增-2100 亿元,同比多减93 亿元,其中居民短贷新增-2156亿元,同比多减821 亿元,表明当前居民预期尚未企稳,信心仍有待改善。往后看,政策对消费的支持仍有待加码,尤其是7 月政治局会议着重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等,后续政策落实有望改善居民预期。
在5·17 地产新政的影响下,居民购房意愿可能出现短暂改善,但地产市场的企稳仍需更多政策支持以及居民预期的大幅改善。7 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100 亿元,同比多增772 亿元,在一系列地产政策的影响下,居民购房意愿可能出现边际改善。但从7 月30 大中商品房成交面积来看,地产端面临的压力依然严峻,当前居民整体的购房预期并未进入明显回升通道。后续可期待国家对地产收储、住房市场租赁等方面进一步的政策部署,进而带动地产市场的企稳。
虽然信贷相对低迷,但在政府债以及企业债融资的支持下,社融仍实现同比多增。7 月新增社融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而仅新增政府债融资就达到6911 亿元,同比多增2802 亿元,近3 个月以来政府债融资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专项债发行也有所提速,对社融产生明显拉动,反映出当前在整体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信用需求相对较低的背景下,财政端通过加快融资来对广义财政支出形成支撑,以带动经济增长。同时,7 月新增企业债融资2028 亿元,同比多增738 亿元,反映出企业通过发债部分替代了贷款。
M1 增速继续下行,禁止手工补息影响下企业存款进一步“搬家”。7 月M1 同比增速下行至-6.6%,M2 同比回升0.1 个百分点至6.3%,依旧维持在低位水平,M2 和M1 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受企业整体投资意愿较低以及叫停“手工补息”的双重影响下,企业资金活化程度较低,企业活期存款延续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流动的趋势,制约了M1 增速。从7 月存款数据中也可以看出,7 月新增企业存款-1.78 万亿元,同比多减2500 亿元,而非银存款新增7500 亿元,同比多增3370 亿元,反映出企业存款“搬家”的现状并没有明显改变。
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将进一步提速。7 月财政存款新增6453 亿,同比少增2625 亿,反映出财政对经济的支持有所加速,叠加近几个月政府债务融资的持续高增,下半年财政支出力度将有明显上升,有助于GDP增速的回升,改善内生增长动能。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体提前显著进入衰退,国内出口超预期萎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