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数据点评: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
事件
8 月13 日,央行公布2024 年7 月份金融数据,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 万亿元;2024 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22 万亿元;2024 年7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 万亿元,同比增长8.2%;7 月末,M2 同比增长6.3%,M1 同比下降6.6%。(中国人民银行)
点评
7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7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主要受益于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均同比多增。政府债券同比多增2802 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正向支持作用较5、6 月有所减弱,但依然形成有力支撑,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企业债券同比多增738 亿元,或与债券发行利率走低有关,与信贷融资相比,企业对债券融资的倾向性增加。
居民贷款同比多减,企业贷款同比少增。7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600 亿元,同比少增859 亿元,反映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仍在恢复过程中。分部门来看,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减821 亿元,指向居民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回暖;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772 亿元,主要受益于去年同比基数较低。企业部门来看,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减1715 亿元,受到金融“挤水分”影响;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412 亿元,或与专项债等财政资金从落地到显效尚需时间有关。2024 年7 月底《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约3000 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被用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投资、消费需求有望被进一步激发,带动居民、企业贷款同比回暖。
M2 同比增速有所提高。7 月末M2 同比增长6.3%,较前值提高0.1 个百分点,在金融“挤水分”大背景下,M2 同比小幅提高,主要受益于去年同比基数走低。7 月末M1 同比下降6.6%,较前值回落1.6 个百分点,手工补息导致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规模下降,对M1增速的影响尚未消退。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需要研究纳入M1 统计范围”,中长期看,随着M1 统计口径的优化、手工补息影响的减弱,M1 有望逐渐企稳回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