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东方战略周观察:中东局势走向紧张

东方战略周观察:中东局势走向紧张

宏观研究 99

  研究结论

      战略动向复盘:近期海外波动逐渐企稳,但市场开始关注地缘政治动态,担心后续进一步带来情绪上的扰动。占领新闻头条的是中东地区内,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乃至伊朗的冲突重新升温,标志性事件即是7 月31 日,在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举行就职典礼当天,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遇空袭身亡。同时,俄乌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新动态也开始引发关注。

      相较于俄乌在库尔斯克的变化,或是孟加拉国的政变,中东地区对能源类资产与国际航运均有切实的影响路径。本轮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并非事发突然:7 月28 日起,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反复交火,但以色列在7 月31 日直接扩大冲突袭击了伊朗本土。

      以色列袭击直接影响了加沙地带的停火谈判。哈马斯前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被认为是温和派,但哈尼亚遭空袭身亡后,8 月6 日哈马斯推举了强硬派的卡桑旅领导人辛瓦尔接任哈尼亚,而辛瓦尔此前相对而言对停火谈判的支持力度有限,后续是否会改变取向还有待观察。如果我们从结果倒推以色列的动机,辛瓦尔上台也确实符合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试图破坏停火谈判、延长战事的取向。

      此外,以色列的袭击还加剧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局势。与4 月的紧张局势相比,本轮伊朗的反击力度可能较4 月更强,因为4 月以色列只是打击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周边,但本次以色列在伊朗总统就职典礼当天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对伊朗的挑衅力度加重。其次,以色列本轮难以依赖约旦、沙特等国协同防御。8 月7 日,约旦、沙特等国参加了伊朗召集的伊斯兰合作组织紧急会议,谴责了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并表示不希望本国领空成为战区。继而,若伊朗发起攻击,防空负担需要以色列或在地中海的美国舰队承担,继而防空成功率相较于4 月可能会打折扣。从近期信号来看,伊朗反击的意愿依然强烈,且随着伊朗近期与邻国和中俄完成沟通,参照4 月的经验,伊朗的反击可能不日将至。

      中期来看,中东局势存在一个加剧紧张局势的正反馈过程: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黎巴嫩、伊朗、加沙等地区的不断袭击,使中东的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进一步和解,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凝聚共识。而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政府将此解读为“抵抗联盟”的巩固,扬言要在各个战线上进行对抗,继而被中东各国再解读为挑衅。

      理论上,该正反馈中破局点有两个,一是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二是以色列政局变化;但在美国大选季,由于顾忌犹太人的政治影响力,现任拜登政府变更对以色列政策的概率较小,下一届以色列议会选举又定于2026 年10 月(且存在届时内塔尼亚胡政府借战事等理由拖延或取消选举的风险),中期依然看不到该正反馈解除的逻辑。

      8 月6 日,部分乌军突破了乌克兰东北方向、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防线,使俄乌战线上出现一个突出部。由于乌军是联合军种行动,继而明显有提前规划。从战术上看,库尔斯克地区并非俄乌此前的主战场,继而此处俄军可能防线相对薄弱,被乌军捕捉到了进攻机会。从战略上看,乌军的主要矛盾是兵员匮乏,本次行动将预备队分散、开辟新战线,虽然有调动俄军的效果,但可能进一步加剧主要战线上的兵员困难。乌克兰的主要目标可能不在军事上,而可能是在政治上提振欧美信心,扭转欧美因有乌军难求一胜的预期而降低援助的逻辑,在欧盟、美国政治换届的关键时点争取未来援助。

      风险提示

      伊朗超预期改变对以色列政策的风险。

东方战略周观察:中东局势走向紧张


      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攻势超预期,影响俄罗斯策略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金霞/王仲尧/曹靖楠 日期:2024-08-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