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观察第3期:消费转弱 分化仍存
今年以来我们发布了区域经济季度观察系列报告,本期报告主要聚焦居民消费。
2 季度消费放缓,既有基数效应,也反映居民收入预期、房地产市场调整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不过消费在整体转弱的表象下有分化,一是对地产依赖度较低的省份消费增长相对稳健,二是服务消费仍保持较高增速,如文旅相关行业、商务服务业等表现仍相对较好,但因服务业供给端修复较快,近期部分服务类CPI涨幅收窄或仍处于收缩区间。7 月底居民消费品以旧换新被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领域,反映逆周期政策可能向促消费、惠民生方向倾斜,我们预计4 季度耐用品消费可能得到提振。
具体看经济基本面:2 季度GDP同比增长4.7%,较1 季度的5.3%有所回落(1 季度高增部分由低基数和闰年效应推升),消费转弱,出口持续正向拉动,资本形成总额贡献上升,与固投走势有所背离,差异或源自企业研发费用等无形资产投资保持一定强度。区域层面,西藏、重庆、甘肃、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领先全国且普遍高于1 季度。
出口方面,商品实际出口表现强劲,支撑工业生产,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增速放缓,老三样(家具、家电、纺织)出口跌幅收窄,7 月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制造业PMI 有放缓迹象,我们预计下半年出口可能相对稳健。
工业活动方面,部分制造业子行业从被动去库反转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如电子设备、家具和纺织业等,反映制造业仍在波动中复苏,企业对未来预期偏谨慎,主动补库行业主要是化纤制造业和有色金属采选业等;2 季度多数高新技术园区的出租率同比下降、环比持稳,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产业园出租率有较好修复。
宏观政策上,2 季度央行持续优化利率调控机制,短端利率逐渐占据政策利率主导地位。近期经济动能偏弱和土地市场调整使得财政收入增长承压,各地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序时进度差异较大,差异主要源自非税收入因素。我们预计3 季度财政支出有望提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