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周聚焦:资本所得税改怎么看?

宏观周聚焦:资本所得税改怎么看?

宏观研究 10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如何理解个税中资本所得相关的提法,我们试图进行分析。

      个税中资本所得税收政策现状如何?

      资本和财产所得在上一轮个税改革中并非主要。2018 年个税改革主要是将劳动所得进行修订,并设立综合所得,但在改革后,个税收入的构成中仍以劳动要素收入占据主导,资产所得占比不变。在“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个大前提下,个税也或将同步变化。

      个税中资本所得条目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但缺乏系统性。因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渐进式、逐步繁荣的,个税中有关资本所得内容是逐渐丰富的。个税中有关资本所得(财产转让)中属有价证券的规定最为丰富。不动产交易的个税实际上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而改变。

      我国资本、财产所得规范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税制中以累退性的流转税为主,而能发挥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的个税占比不高。个税收入大结构中侧重工薪,财产转让所得小结构中侧重限售股、房屋转让和股权转让,对于收入分配效果是有限的。

      海外资本利得税的征收经验有哪些?

      OECD 经济体资本利得税发挥筹措收入,引导收入分配作用。经不完全梳理,OECD 经济体中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共有31 个,其中27 个是合并至个人所得税征收,4 个单独征收。资本利得税税率设定方面,最高边际税率普遍低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最高边际税率平均为25.4%。

      区分长期和短期资本利得税,以产生“锁住”效应。为了鼓励长期投资,许多国家针对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采取不同的税收待遇,大多数国家采取单一的时间期限判断。长短期资本利得税收的不同,对引导居民长期持有资产具有明显作用。

      资本损失抵扣体现的是政府和居民在风险前的共担性,有利于鼓励居民继续进行投资。从损失抵扣的类型来看,大致分为允许抵免同类利得、抵免资本利得、抵免普通利得、其他抵免。资本损失的结转也是另一大风险共担机制。

      《决定》对个税中资本所得部分改革有何指引?

      延续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注重公平。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结构来看,劳动报酬占比相对不低,则二次分配的作用可能更加凸显。从美国经验来看,个税中资本利得税的占比和收入高度正相关,资本利得税有助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宏观周聚焦:资本所得税改怎么看?


      优化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健全直接税体系,有助于我国二次分配发挥效果,特别是将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税率进行适度的收敛。同样,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也需要资本利得税。当前数据治理的手段丰富,也有利于税务系统更好的发挥直接税调节效果。

      引导耐心资本的发展壮大。《决定》突出表示要发展耐心资本,后续政策可能更多围绕此深化改革。而税收调节对居民预期引导至关重要,长期资本利得的“锁住”效果本身可能有助于耐心资本的培育。另外,资本所得相关税收的规范也能更好的引导预期。

      风险提示:各国资本利得税经验归纳不完全;个人所得税改革框架和路径根据经济形势、资本市场形势出现调整。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贾东旭/王胜/赵伟 日期:2024-08-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