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框架ABC(1):房租、通胀和就业
核心观点
国际经验惯用核心CPI 反映就业市场冷热,因为核心CPI 能够灵敏反应房租变化,而房租又是工资收入和就业市场冷热的敏锐指标。
我国现有住房体系决定了核心CPI 的指标设计有别于海外。
最关键的差异是中国对自有住房的消费成本,采用成本折旧法,而非等价租金法(美国等惯用)。
采用折旧法之后,自有住房成本波动小,也脱敏于租房市场。
而自有住房占核心CPI 的权重最高,所以中国核心通胀变动较房租变动明显更为平缓。
中国核心CPI 指标设计,出发点是为准确反映居民实际消费成本,而非捕捉房屋租赁以及就业市场变化。评估中国核心CPI 与房租的弱相关性,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随着住房体系变化,中国核心CPI 指标设计或迎相应调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