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宏观经济月度报告
8月,情绪修复,恐慌暂退,市场震荡反弹。日元加息美国失业数据触发萨姆规则,套息交易平仓引爆短暂的美日台股市的流动性危机,衰退交易主导市场加剧商品的下跌。日央行的紧急表态与消费数据的强劲安抚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风险资产触底反弹。海外,地缘冲突加剧叠加美国政局的动荡,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反复,依旧支撑着投资者对于安全资产的青睐,金价创出历史新高。全球股市先抑后扬涨跌互现,大宗商品走势分化,内弱外强工强农弱的风格特征明显。国内经济依旧遭受着地产的拖累,海外美欧景气度的转弱又引发对出口韧性的担忧,继而令国内定价资产表现更为疲弱。
与海外资产相比,中国资产表现更为弱势,风险资产股市全线收跌、大宗商品绿肥红瘦,股市价值股相对成长股抗跌,商品上內弱外强风格特征突出。安全性资产的吸引力延续,国债期货小幅下跌,30年期国债期货逆势收涨,呈现出近弱远强的格局。再通胀交易与特朗普交易退潮,衰退交易从主导到降温,商品在经历7月的大幅下挫之后,8月呈现出先抑后扬弱势震荡的态势。屋漏偏遭连夜雨,地产拖累之下内需不足叠加淡季遭遇多雨,国内定价商品显得更加疲弱,黑色系的煤焦钢矿与非金属建材板块大幅收跌,有色与贵金属板块则伴随着海外衰退担忧的缓解而触底反弹逆势收涨。从近十年的南华商品指数季节性特征来看,9月涨跌幅均值为-1.62%,不过下跌的次数仅略高(9次中占5次);从当前南华指数所处的历史位置来看,处于绝对的价格高位。统计意义上讲,9月潜在收跌的概率略高。
8月底,杰克霍尔央行年会上鲍威尔的讲话,正式宣告美联储将正式进入降息周期,为9月的降息铺平了道路。同时,美联储政策的侧重点也从抗通胀转向“稳增长”,更加关注就业数据,预防经济的下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市场因为降息的即将到来而欢呼雀跃,风险资产与金价齐涨。但也要注意,降息周期的到来将进一步弱化美元,削弱美元的“虹吸效应”。与此同时,再次走高的美股的泡沫化问题重新回归,风险资产的脆弱性依旧,一旦某个数据的意外变差,可能又成为压到市场的那跟稻草,我们要警惕“衰退交易”的回马枪。
2024年,大宗商品从再通胀交易到特朗普交易再到衰退交易,如今处在超跌反弹的震荡修复行情之中。今年的行情大体分成三段:年初-5月底--再通胀交易逻辑主导下,商品整体的上涨;6月-8月15日--再通胀交易切换到特朗普交易再到衰退交易,商品见顶回落大幅下挫。8月15日以来--衰退交易降温,新的宏观逻辑还在酝酿之中,商品回暖反弹。
6月以来,大宗商品结束年内涨势快速回落,源于对全球经济复苏乐观预期的破灭,宏观逻辑从“再通胀交易”快速切换至“特朗普交易”,又转向“衰退交易”。两个多月的下挫,商品指数超过10%的跌幅,price in了不少的恐慌情绪,美债所隐含的通胀预期指标更是下行到了2%左右的水平,许多商品跌破了去年年中的低点,个别品种更是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整体来看,大宗商品整体回到了非常有支撑的位置。如今,伴随着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的暂且消退,国内政策预期有重启的迹象,商品有望迎来企稳反弹。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缘冲突与政经格局仍旧动荡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布满荆棘,大宗商品年内恐难出现大级别的上涨。更有可能的是,商品整体呈现出震荡修复,不同品种源于自身供需基本面的状况,而演绎出分化的结构性行情。后市,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海外是否“衰退交易”再现,国内则是“超预期”政策的出台与交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