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三问家电“以旧换新”
近日,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相较过往,本轮家电“以旧换新”有何不同,可能的空间有多大?本文系统分析,供参考。
本轮家电“以旧换新”有哪些亮点?主要针对8 类家电产品,补贴幅度在15%-20%《通知》源于发改委在7 月25 日出台的3000 亿左右增量资金政策。二十届三中全会后,7月25 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政策为汽车、家电等大宗耐用消费品更新、营运车和农机报废更新等措施合计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500 亿。政策对扩大设备更新项目支持范围、支持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提供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480 亿,为提高贷款财政贴息比例和落实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提供275 亿资金。
《通知》在补贴品种和补贴标准上和7.25 政策保持一致,主要针对8 类家电产品,补贴幅度在15%-20%,单人单件最高补贴不超过2000 元。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 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8 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15%,1 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补贴5%。
政策增量主要体现在补贴方式上,《通知》提出“鼓励地方采用支付立减、发放个人实名代金券等不同方式”。不同于3 月27 日第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中“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本次《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支付立减、代金券等可以直接令居民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实现方式。
另外,《通知》也明确“各地应简化补贴审核流程,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 相较过往,本轮家电“换新”有何不同? 补贴范围更大、力度更大,中央财政支持更多从政策力度看,对比全国首轮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本轮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更大、力度更大。全国首轮家电下乡活动中,财政按售价的13%进行补贴;首轮家电“以旧换新”中,按售价的10%进行补贴;相比之下,本轮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力度更高,在15%-20%。
从资金结构看,本轮家电“以旧换新”主由中央财政资金承担,或有助于加快“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本轮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比例高达90%,高于2009 年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中80%的支持比例,或可打通政策落地堵点,加快政策落地见效。
从补贴对象看,本轮家电“以旧换新”主要针对节能环保类产品。当前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普遍较高;空调、电视、冰箱等2021 年城镇家庭每百户拥有量均超100 台。因此,本轮促家电消费重在存量的“以旧换新”,且对更为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额外再补贴售价的5%。
本轮家电“以旧换新”可能的空间?若10%投向家电,或带动全年家电消费增长1%-3%经验显示,家电消费主要集中在6 月和11 月,因此本轮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或更多体现在11 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家电零售总规模在2015 年后基本稳定在9000 亿左右,月度来看消费主要集中在6 月和11 月这两个电商促销的高峰期。
若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 亿元中5%-20%用于支持家电,则可补贴的消费规模在400-2200 亿元左右。考虑“以旧换新”资金支持包括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等方面。分情景假设,对家电“以旧换新”的支持比例为5%-20%,则可补贴的家电消费规模区间约在400-2200 亿元。
假设10%资金投向家电“以旧换新”,或可带动9-12 月家电消费增长3%-8%。参考全国首轮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假设10%的“以旧换新”补贴用于支持家电,且在2024年全部使用,或可带动9-12 月家电消费增长3%-8%,全年家电消费增长1%-3%。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