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粤开宏观:如何理解城投“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

粤开宏观:如何理解城投“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

宏观研究 70

  摘要

      自2023 年7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中央及各部委多次强调要“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分类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城投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城投融资政策边际收紧,越来越多的城投公司发布“退平台”公告,或在债券募集书中声明自身为市场化经营主体,两种做法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如何理解城投“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行为?“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企业在区域分布、行政级别、主体评级等方面有何特征?两种行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主要回答以上问题。

      1、如何理解城投公司“退平台”公告与“市场化经营主体”声明?

粤开宏观:如何理解城投“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

      “退平台”指名单内城投公司或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城投公司,主要通过公告的形式声明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名单或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主要受众是上级政府和公众;市场化经营主体声明是指城投公司在债券募集说明书声明“本企业为市场化经营主体”,主要受众是债券发行审批机构和债券市场投资者。退平台和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本质是一样的,核心都是向市场传递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信用脱钩的信号。

      但二者又存在些许差别。从形式上看,城投“退平台”主要通过国资委或公司官网公告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而市场化经营主体是城投公司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所作的关于企业性质的声明和承诺。从目的来看,城投“退平台”首先是为了落实压降融资平台数量的政策要求,至于企业后续是否通过发债等方式新增融资,由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决定。而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是城投公司为了通过债券发行审核而主动在募集说明书中声明企业性质。从时间上看,“退平台”行为自2009 年3 月后一直存在,而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是本轮化债的特有产物,2023 年10 月才出现第一家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企业,为了新增融资突破融资限制的需要。

      2、“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企业有何特征?

      2023 年8 月1 日至2024 年9 月5 日,城投“退平台”数量达到643 家。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和重庆5 省份“退平台”数量最多,合计达到417 家,占本轮退出企业数量的比重为64.9%。从行政级别来看,“退平台”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县级,占比高达75.0%。从主体评级来看,以AA、AA+和无评级为主,占比分别为31.9%、31.1%和28.5%。

      截至2024 年9 月5 日,共有330 家企业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从区域分布来看,浙江、山东、河南数量最多。从行政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地市级和区县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占比分别为0.9%、54.2%和44.8%。从主体评级来看,以AA+级为主,AAA、AA+、AA 级主体占比分别为15.8%、55.2%和28.2%,无评级主体占比仅为0.9%。总体来看,相比于“退平台”企业,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企业行政级别更高、主体评级也更高。

      3、两类声明产生的影响

      对于市场而言,在大批城投公司“退平台”和“市场化经营主体”声明后,城投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所缓解,名单内外企业定价将逐步分化。对于名单内城投公司而言,虽然新增债务受到了限制,但是存量债务存在地方政府兜底的预期,未来主要依靠借新还旧进行滚续,总体债务规模将被逐渐压降,定价将逐步向专项债靠拢。对于名单外城投公司而言,与地方政府信用分割后发债限制减少,但城投信仰不再、定价向普通国有企业靠拢,投资者需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综合研判。

      对于城投公司而言,“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仅仅是开始,能否实现实质化转型才是关键。城投公司在名单内的好处是存在政府隐性担保和兜底预期,借新还旧和接续滚动发债在市场较受欢迎,但是有新增融资限制;退出融资平台名单,可以新增融资,但市场风险也更大,城投公司面临权衡。“退平台”和声明为市场化经营主体意味着城投公司不再作为政府融资的通道,而是开始寻求自我造血能力,减少对财政资金的依赖,通过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转型成为具备市场化经营能力的地方国有企业。然而,要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实质性转型,城投公司还需从五个方面着手。

      对于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而言,仍需关注和引导“退平台”和已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企业发展,防止出现“一退即死”、“一转即死”的局面,进而引发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外溢。城投“退平台”和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并不意味着其与地方政府的纽带被立刻切断,监管部门仍有必要对这些主体保持一段时间的监测期,甄别其市场化经营的真实性,防止再次“平台化”,确保“退平台”的真实性。

      风险提示: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城投融资政策超预期收紧

机构: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志恒/徐凯舟/牛琴 日期:2024-09-0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