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国内经济研究专题:政策的空间与诉求

国内经济研究专题:政策的空间与诉求

宏观研究 72

  经济现状:仍呈现“弱复苏”态势。1)今年以来传统投资链生产形势持续走弱。2)受防汛抗灾、夏季高温、有效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7-8 月国内供需双弱。3)8 月房地产新房和二手房销售市场仍表现较弱。

      下半年,非地产领域预计将继续成为经济的亮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望支持经济稳定回升,服务型消费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内需。同时,出口或仍将保持相对韧性,但其拉动效应或相对上半年边际减弱。

      可能加码的政策有哪些?

      1)与“增量”政策相比,充分用好“存量”财政空间更重要。年内财政支出空间仍然较为充足,推出增量赤字的必要性不强。下一阶段的重点仍在于加快资金落地和实物工作量形成。一,可以进一步拓展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资金用途;二,近期公布的2023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中,资金闲置、项目推行进展缓慢等问题依然突出,在财政总量空间仍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加快项目落地是支撑经济回升的关键。

      2)对于房地产,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仍是较优选择。从地产对GDP 的拉动力来看,一旦拉动率跌至负区间,往往会持续出现大规模的稳地产政策,截至今年6 月,此拉动率已经跌至-0.54%(连续多月为负),或预示着新一轮稳地产政策仍有望来临。就目前政策空间而言,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仍是较优选择。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既能降低提前还贷规模,也能减少每月支付利息提振消费,更重要的是能减轻居民现有持房负担,进而刺激潜在的购房需求。据最新数据,2024 年二季度存量房贷规模约37.8 万亿,存量房贷加权利率约为4.27%(2023 年末公布),新增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5%,如若存量房贷利率压降80 基点,每年可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约3000 亿元。

国内经济研究专题:政策的空间与诉求

      3)继续促进居民端服务类和以旧换新类的耐用品消费。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放缓,累计同比增速已回落至去年年初水平。分项来看,首先,高等级城市的社零增速中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地产相关商品消费现仍承压,而服务类消费及以旧换新支持的大件耐用品消费表现较好。另外,与社会集团相比,居民消费对整体消费增速的拉动相对更好。在7 月2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后,促进居民消费的新一轮政策出台的概率仍较大。

      4)外需预期转弱和低通胀促使内需政策继续加码。2024 年上半年外需周期性复苏,特别是美国等补库带动中国出口大幅回暖。往后看,出口数据有弱化风险:一,海外经济边际转弱,美国主动补库存或已接近尾声;二,美国、欧盟等国家再度对中国出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三,除非特朗普再度逆转选情,否则抢出口特征亦将随着关税预期而转弱;四,低基数效应慢慢消退,四季度的出口增速值或不会那么亮眼。回顾历史数据,每当外需下行压力加大时,内需就会顺势成为经济的主要抓手。另外,以GDP 平减指数作为标准,2023 年以来我国低通胀特征明显,GDP 平减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为负,比较突出的是PPI 增速长时间为负。与PPI 相比,CPI 与GDP 关联性相对较弱。1998 年以来我国经历7轮PPI 同比上行周期,除2020.5-2021.10 这一轮由外需拉动外,其余6轮PPI 回升均由内需主导。目前PPI 同比增速仍在负值区间运行,考虑到外需边际走弱的概率较大,内需政策继续发力推动PPI 同比增速回升的必要性提高。

      当然,考虑到2023-2024 年经济增长目标均为5.0%左右,若4.8-5.2%区间均为合意水平,去年5.2%、今年4.8%是可以接受的结果,那么增量政策或不急于推出。

      风险提示:数据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静静/罗丹 日期:2024-09-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