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价格数据点评:为何CPI和PPI走势分化?
1)CPI 同比+0.6%,前值+0.5%,市场预期+0.7%;CPI 环比+0.4%,前值+0.5%;2)核心CPI 同比+0.3%,前值+0.4%;3)PPI 同比-1.8%,前值-0.8%,市场预期-1.4%;PPI 环比-0.7%,前值-0.2%。
核心观点:
8 月CPI 同比增速延续上行,而PPI 同比加速回落,二者走势分化,均低于市场预期。CPI 同比增速上行主要源于极端天气带来供给侧冲击,导致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涨,而核心CPI 同比增速继续下探,显示居民消费的相对疲弱。PPI 同比加速回落,源于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共振式下跌,显示生产环节放缓,以及需求预期的走弱。
整体看,需求不足仍是当前制约物价恢复的主因。预计CPI 同比增速在猪周期带动下,延续温和回升,PPI 同比或在9 月进一步回落,四季度有望边际改善,但年内预计仍处在负增长区间。未来重点关注需求侧的两点变化,一是近期财政支出节奏加快对后续实物工作量的支撑,以及四季度是否会有增量政策出台以提振市场预期;二是9 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对海外需求预期的影响。
一、8 月,CPI 同比涨幅继续扩大,但结构分化延续8 月,CPI 同比增速上行至+0.6%,前值为+0.5%,略低于市场预期+0.7%;环比增速升至+0.4%,前值为+0.5%,略高于过去五年同期(下文简称“季节性”)均值+0.3%。
CPI 同比涨幅扩大,主因极端天气扰动,导致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涨。8 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8%,前值为0%;食品价格环比增速为+3.4%,前值为+1.2%,高于季节性均值+1.3%。
食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受持续的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对蔬菜、鸡蛋等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环节造成影响,导致价格超季节性上涨。统计局数据显示,8 月鲜菜、鲜菌、鲜果和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1%、9.8%、3.8%和3.3%,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9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叠加二次育肥影响,市场供给不足推动猪价进一步上涨,8 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7.3%,影响CPI 环比上涨约0.10 个百分点。向前看,8 月下旬后,随着天气转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呈现季节性回落,预计后续对CPI 影响将减弱;而生猪产能去化周期仍在,预计猪价震荡上行趋势或延续至四季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8 月非食品价格明显走弱,核心CPI 同比增速继续下探,显示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对疲弱。8 月,非食品价格环比增速降至-0.3%,前值为+0.4%,低于季节性均值0%;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降至+0.2%,前值为+0.7%。核心CPI方面,8 月环比增速降至-0.2%,前值+0.3%,低于季节性均值0%;同比增速降至+0.3%,上月为+0.4%。
导致非食品价格走弱的因素有三点:一是,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带动下,耐用品价格继续下跌。8 月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增速为-0.7%,上月为+0.4%;交通工具价格环比增速为-0.3%,上月为-0.6%;通信工具价格环比增速降至-0.8%,上月为-0.1%。二是,出行类服务价格超季节性走弱。8 月,临近开学出行需求回落,带动相关出行类服务价格降温。8 月,旅游价格环比增速为-0.7%,前值为+9.4%,低于季节性水平0%。其中,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均同比下跌。三是,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8 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增速-2.9%,上月为上涨1.5%。
二、PPI 同环比跌幅扩大,主因高耗能行业走弱8 月PPI 呈现超预期下跌。PPI 同比下降1.8%,上月为下降0.8%;环比下降0.7%,上月为下降0.2%,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降1.4%。在32 个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缩小至5 个,低于上月的8 个。
8 月PPI 走弱源于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同步下跌,尤其是受高耗能行业拖累明显。从海外来看,受衰退交易影响,原油、铜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形成输入性影响。8 月,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2.0%,上月为上涨0.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2.3%,上月为下降0.4%。从国内来看,受极端天气、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建筑业需求偏弱,国内高耗能行业价格普遍下跌,进一步拖累PPI 表现。8 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增速分别为-1.2%、-4.4%、-0.9%、-0.7%,上月环比分别为0%、-1.7%、-0.3%、-0.6%。
8 月PPI 环比上涨的领域集中在矿产资源、公用事业、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
8 月,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0.1%,上月分别为上涨0%、1.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增速均为+0.1%,上月分别为-0.1%、0%;部分中游技术密集型行业价格上涨,其中飞机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1%、0.8%、0.4%,可能与新动能培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关。
三、 物价改善空间有限,等待需求侧信号
CPI 方面,延续温和回升,年内恢复高度依旧受限。正如我们此前提到,CPI上涨仍然是供给侧逻辑,核心CPI 持续走弱显示居民消费意愿依然相对谨慎。
随着极端天气的扰动结束,食品价格开始呈现季节性回落,后续CPI 上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猪周期提振。结合产能去化程度、价格权重以及需求预期来看,预计猪价震荡上行趋势将延续至四季度,但影响程度要明显弱于往年,预计至年末CPI 同比增速或升至1.5%左右。
PPI 方面,9 月同比或进一步回落,四季度有望边际改善,但年内预计仍处在负增长区间。近期国内外大宗商品共振式下跌,主因需求预期的走弱。海外方面,受衰退交易影响,叠加美国制造业PMI 数据走弱,海外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延续低位震荡。国内方面,除极端天气扰动外,下游需求不足对于上游生产的抑制开始显现。未来重点关注需求侧的两点变化,一是8 月专项债加速发行对后续实物工作量的支撑,以及四季度是否会有增量政策出台以提振市场预期;二是9 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对海外需求预期的影响。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回落超预期;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