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财政洞悉》系列第五篇:财政政策的优化和储备

《财政洞悉》系列第五篇:财政政策的优化和储备

宏观研究 69

  核心观点:财政储备政策包括:①地方专项债机制改革:其一,适度放松“自平衡”约束;其二,增加资金投向的“适配性”考量。②考虑在明年新增债务中继续增加一部分用于地方化债,提前批额度可以在四季度公告并进行申报。在投向领域方面,可更大力度支持地方对存量房地产或土地进行收储。③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相对于预算数,2024 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缺口大概在8800 亿元-15000 亿元。在进一步加大国资上缴利润之外,不排除增发国债的可能。

      今年以来财政收支矛盾拆解。今年前7 个月,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现偏弱,且税收收入“顺周期性”放缓,非税收入占比提升,这主要是受地方盘活存量资产用来偿付债务的驱动。考虑到财政以收定支的特性,今年以来仍保持了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体现了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态度。财政支出端的韧性则体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以及考虑到地方承担主要的支出责任,中央对地方进行大规模转移支付以扩充地方财力。

      财政政策已经进行的优化调整。收入端:一方面,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另一方面,改革税收体系,下沉非税收入管理权限。①优化共享税分配比例;②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以及开征“地方附加税”如果落地,预计将对地方政府每年税收收入贡献超过1.5 万亿元。③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管理权限。

      财政支出端优化投向,特别国债扩大支持范围。一是,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预计形成的设备投资体量可达4500 亿元-6000 亿元,按2023 年数据计算,拉动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3.9-5.2 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9-1.2 个百分点。二是,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消费的拉动体量可达7500 亿元-10000 亿元,按2023 年数据计算,可拉动全年消费增速1.5-2.1 个百分点。

      地方专项债增加对存量债务化解的支持。在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的过程中,考虑到地方化债进入攻坚阶段,增加了特殊专项债这一类别的债券用于支持存量债务化解。预计2025 年可能考虑释放对部分区域投资的管控力度,更积极的变化可能会在2025 年下半年到2026 年见到。

《财政洞悉》系列第五篇:财政政策的优化和储备


      对财政储备政策的探讨。①地方专项债机制改革:其一,适度放松“自平衡”约束,比如可考虑采取新老划断的方式,或进行分类监管。其二,增加资金投向的“适配性”考量,提高资金和项目性质的匹配度。②以上的机制改革之外,更易落地的是加快对存量债务的化解,以及将专项债更多用于聚集“当下”矛盾。可考虑明年新增债务中继续增加一部分用于地方化债,提前批额度可以在四季度公告并进行申报。在投向领域方面,可更大力度支持地方对存量房地产或土地的收储。③测算结果显示,相对于预算数,2024 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缺口大概在8800-15000 亿元。在进一步加大国资上缴利润之外,不排除增发国债的可能。

      风险提示:土地财政收入继续下滑,拖累地方财政表现。消费超预期转弱,拖累税收表现。地方化债进度不及预期。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高瑞东/王佳雯 日期:2024-09-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