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高增
事项:
以美元计价,8 月中国出口同比为8.7%,较上月回升1.7 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为0.5%,前值为7.2%;贸易顺差910.2 亿美元,为年内次高。
平安观点:
8 月中国出口在海外经济走弱压力下,保持较高增速,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电子产业链复苏,使得中国智能手机出口优势展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产品出口回温;另一方面,汽车和钢材领域“抢出口”迹象较突出,也支撑出口表现。而进口减速或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较大。
分国别看,8 月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拉动大幅增强(尤以德国最为突出),对美国、巴西、俄罗斯、非洲、日本、韩国出口也有所增强,同时,对东盟(尤其越南)出口有所减弱。二季度以来,中国对欧盟和美国出口持续走强,而近两个月欧美制造业PMI 都呈明显走弱。我们考察中国对欧盟和美国出口的HS2 位码商品,发现近期中国对欧美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机电音像设备以及汽车出口的改善。其中,汽车主要体现欧盟加征关税前的“抢出口”因素。
此外,8 月中国出口钢材的拉动也呈显著增强。一方面,中国钢材出口的价格优势仍存;另一方面,8 月以来,先后有马来西亚、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对我国钢材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加拿大政府宣布自 10 月 15 日起对原产自中国的部分钢铁产品加征 25%附加关税,导致钢材亦有“抢出口”冲动。
进口方面,8 月中国进口增速的回落可能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RJ/CRB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通常领先中国进口价格指数2 个月,该指数6 月以来显著回落,意味着进口价格存在下行压力。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石和原油进口的拉动较上月明显减弱,二者的进口的数量贡献和价格贡献都较上月明显减弱。中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拉动进一步增强,2023 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进口中的占比趋势性回升。中国进口农产品的拉动也呈进一步回升,今年1-8 月中国进口大豆和粮食的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8%和6.1%,但进口大豆和粮食的金额分别下跌-14.4%和-13.2%,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下跌是进口增长的重要背景。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