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缓和“弱信用”
事件:9 月13 日,央行公布8 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2 个百分点至8.5%,社融存量同比下行0.1 个百分点至8.1%,M2 同比持平至6.3%。
核心观点:价格指标对货币政策的指引或有所强化。
综述:8 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和企业信心不足延续,财政发力缓和“弱信用”格局,但尚未落地实物工作量。
8 月居民端的弱信贷与高存款现象较为突出,对应经济结构中社零增速的放缓,以及地产销售的低位。8 月居民贷款仅新增1900 亿,为2011 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但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当月新增7000 亿,仍明显超过疫情前水平。上述现象或与居民就业数据仍处于底部位置有关,如8 月PMI 就业人员下行0.2 至48.3,8 月BCI 企业招工前瞻指数(51.1)距离去年中枢(58.0)仍有距离。这一现象同样映射在消费和地产中,如8 月社零同比下行0.6 个百分点至2.1%,地产销售面积当月同比-12.6%,仍处低位。
财政融资放量支撑社融增速趋于稳定,但财政存款的高增或显示部分资金有待使用。8 月新增社融30298 亿,其中政府债券新增规模达到16130 亿,成为支撑社融存量同比在8.1%的主要力量。但8 月财政存款新增5587 亿,同比明显多增,且明显超过疫情前平均水平(15-19 年平均为-1271 亿),预计后续或将逐步落地,提升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针对8 月金融数据专门进行解读,强调要“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或可能更多关注内需的恢复情况。解读中,央行强调价格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提出“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同时,央行更重视内需特别是消费,提出“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
常规跟踪:信贷拖累主要源于居民部门,M1 增速再度下探。
8 月新增信贷9000 亿,同比少增4600 亿,拖累主要源于居民部门。拆分结构来看,拖累主因居民部门(新增1900 亿,同比少增2022 亿)。企业部门信贷新增8400 亿,同比少增1088 亿和上个月基本一致,其中短期贷款下降1900 亿,同比减少1499 亿,票据融资新增5451 亿,同比少增1979 亿,中长期贷款新增4900 亿,同比少增1544 亿。
8 月新增社融30298 亿,同比少增981 亿,政府债券是社融的主要支撑。政府债券新增16130 亿,同比多增4731 亿,融资速度明显加快。拖累除了人民币贷款外,主要源于企业债券(新增1692 亿,同比少增1096 亿)。表外融资中,未贴现汇票同比少增478 亿,委托贷款新增26 亿,同比少增71 亿,信托贷款新增484 亿,同比多增705 亿。
8 月M2 同比持平至6.3%,M1 同比再度下探至-7.7%。M2 增速的拖累主要来源于企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其中企业存款新增3500 亿,同比少增5390 亿,财政存款新增5587亿,同比多增5675 亿。不过,非银部门存款(新增6300 亿,同比多增13622 亿)规模的快速上升对冲上述影响,令M2 增速保持基本稳定。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年内超预期,货币政策宽松超预期,房地产形势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