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金融数据解读:强政府融资下的“季节性”企稳
事项:
8 月我国新增社融3.03 万亿元(预期2.7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000 亿元(预期8850 亿元),M2 同比增长6.3%(预期6.3%)。
评论:
结论:8 月社融与信贷数据均小幅超出市场预期,相较上个月确实呈现出一定企稳信号。但是需要看到,这种企稳回升的力量可能更多来自季节性因素:若剔除季节性从同比角度观察,8 月贷款依然偏弱(同比-4600 亿元),若再剔除票据融资的同比贡献(+1979 亿元),则实际情况更为严峻,“防缩表”压力不减。
此外,政府融资同比大幅多增(+4371 亿元),也是重要支撑因素。简言之,在实体经济和货币金融同时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的过程中,8 月真实信贷需求的走弱,主要由政府融资+票据融资“补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淡总量,重质效”思路下,央行对于数量指标仍保持关注。
走出7 月低谷后,8 月社融环比超季节性改善,同比则略低于去年同期。信贷是主要拖累、政府融资是主要拉动的格局延续,社融在去年的高基数下增速小幅回落0.1pct 至8.1%。相较去年同期,8 月社融少增981 亿元,各科目对同比增量的贡献排名如下:政府(贡献445.6%)、非标(贡献15.9%)、直融(贡献-204%)、信贷(贡献-344.8%)。
信贷仍是8 月数据的主要弱项,在票据融资保持高位的情况下,信贷仍创下近年(2015 年以来)同期新低,环比企稳主要来自季节性因素。宽口径下(非社融),8 月新增信贷9000 亿元,同比少增4600 亿元;社融口径下,人民币+外币贷款新增9829 亿元,同比少增3382 亿元。这当然体现了银行信贷思路向“优化存量”转变,但在“需求约束”下,“防缩表”压力依然凸显。从结构看,企业贷款好于居民贷款,中长期贷款好于短期贷款。
当月存款增加2.2 万亿元,M2 与M1 走势分化延续。M2 同比增速保持6.3%不变,而M1 同比增速继续回落0.7pct 至-7.3%。这指向资金定期化和“出表”仍在继续。
前瞻地看,我们再次提示“防缩表”将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工作的重心。目前央行工作重心围绕“稳汇率”、“防缩表”和“保息差”的“新不可能三角”展开,随着“稳汇率”趋势性缓和,“防缩表”和“保息差”重要性上升。在投资效能和动力均不足的情况下,政策的发力方向有望从“投资”向“消费”再平衡,更好拉动有效需求。四季度降准、优化存量房贷利差等增量政策有望落地。
风险提示
需求改善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进入衰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