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资金与长债 再背离
复盘与思考:
9 月18 日,重要股指涨跌互现,大盘权重表现占优,债市以7 年为分界,短上长下。上证收益指数、沪深300 指数分别上涨0.49%、0.37%,但与此同时,中证2000 指数、万得微盘股指则下跌0.64%、1.56%;中证可转债指数下跌0.36%;7-10 年国开债指数则上涨0.02%。
逆回购与MLF 双双大额到期,央行续作规模虽不低,但市场依然产生了短期资金缺口。今日MLF 到期5910 亿元,逆回购到期4875 亿元,为对冲两笔资金到期,央行逆回购投放规模提升至5682 亿元,相当于短期回笼了5103 亿元资金。此外,今日起进入税期资金准备期,虽然常规情况下9 月缴款压力不算太大,过去三年同期规模均在1.1 万亿元左右,但与资金回笼叠加,可能会局部放大税期资金的波动。
反映在资金利率上,R001 由9 月12 日的1.85%再上行2bp 至1.87%(非银几乎不借9 月13 日的隔夜资金),R007 则由9 月13 日的1.93%上行1bp 至1.94%,二者均不算便宜。若从资金日内走势进行观察,DR001 与GC001双双呈现“上台阶”趋势,直至尾盘也未现回落信号。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罕见上冲至70%之上,央行操作及宏观指标水平、市场交易信息指标水平、交易员情绪等三大分项均指明资金突然进入“紧张”状态。
存单一级发行利率尚未受到资金面波及,据各银行9 月19 日存单发行报价情况,1 年期国股大行存单发行利率仍在1.91%-1.92%水平,与节前报价水平基本一致。二级存单收益率或受现券端的带动,6 个月及1 年期品种均上行1bp 左右至1.93%。
现券方面,中短债或定价资金收敛,长债行情依旧强势。早盘可能受到央行回笼资金信号的压制,债市定价相对谨慎,5-30 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0.5bp-1.0bp,并未出现节后非银追涨场景。不过午后市场继续交易降息预期,10 年与30 年国债收益率转向,二者活跃券全天分别下行0.4bp、1.9bp 至2.04%、2.16%。
从今日的逆回购操作来看,央行投放规模低于预期,资金偏紧。不过长债行情与资金面明显“脱钩”,“借贷成本-长端利率”的定价传导链条可能还需要短债收益率作为中介。即短债先上,再通过利差效应,带动长债收益率上行(“资金紧-短债上-利差薄-长债上”),传导链条偏长。
A 股小幅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49%,深证成指上涨0.11%。全天成交额4817 亿元,较上周五缩量468 亿元,较5 日均值缩量299 亿元。全市29%的个股实现上涨,较上周五的21%略有上升。风格层面,国证价值指数上涨1.08%,而成长指数仅上涨0.02%。分市值来看,大、中盘股上涨,小微盘股回调。沪深300、中证500 分别上涨0.37%和0.27%,而国证2000 和Wind 微盘股指数则分别回调0.43%和1.56%。
从强势行业来看,预期博弈是关键词。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博弈。从传导方式上看,美联储降息后中美利差收窄,央行货币政策空间拓宽,利率敏感型资产行情有望修复,对应地产行情的博弈;本轮降息更接近于预防式降息,发生于经济指标放缓之时(另一种降息方式为纾困式降息,多发生于经济进入危机或困境时),宽松政策对全球生产需求或有所支撑,工业资源品价格有望补涨此前衰退交易的部分,对应工业金属和石油石化的上涨。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博弈仍在延续,结合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引导,市场认为家电和汽车或将受益;同时,此前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期升温时,地产大幅上涨,部分资金认为地产可能从中获益,从今日地产的强势行情来看,这一猜想可能仍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参与预期博弈的资金并不多,主流策略或仍是右侧博弈。成交额再度跌破5000 亿元,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将如何影响A 股并没有明确的预期,而消费提振的逻辑或许更适合从数据层面验证后再进行交易。结合8 月经济数据来看,基本面偏弱的背景暂未显著变化,对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压制。8 月生产端数据边际放缓,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分别放缓0.6 和0.2 个百分点;投资继续放缓,1-8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3.6%放缓至3.4%,1-8 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放缓至-0.2%,自去年12 月以来首度转负。
整体而言,今日市场缩量反弹,上证指数2700 点失而复得,后续行情仍待观察。美联储降息政策或是短期内市场的焦点,关注降息幅度和可能的节奏。此外,国内增量政策对A 股市场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关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和适度追加财政工具的可能性,以及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提振效应。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