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如何看8月金融数据
报告摘要:
8 月社融增加3.03 万亿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期(Wind 口径2.7 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为8.1%,较上月下降0.1pct。各分项中,政府债券融资与信托贷款同比多增,其余分项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少增。
据央行初步统计,2024 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 万亿元。其中,前八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2 万亿元,同比少增3.57 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583 亿元,同比多减800 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48 亿元,同比多减1397 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556 亿元,同比多增3319 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88 亿元,同比多减2808 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78 万亿元,同比多2031 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64 万亿元,同比多6798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76 亿元,同比少4842 亿元。
8 月实体信贷增加1.04 万亿元,同比少增2971 亿元。其背后有三条线索:一是从企业短期贷款继续超季节性多减来看,防空转、挤水分因素的扰动依然存在;二是从政策行负债规模(PSL+政策性银行债券融资)处于低位来看,政府主导投融资需求偏弱;三是从同期PMI、地产销售高频数据来看,制造业资本开支和居民部门主动加杠杆的意愿仍有待提振。不过8 月BCI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环比低位持平,显示实体企业感知的金融条件阶段性企稳,可能与7 月下旬央行降低LPR 有关。
今年8 月BCI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为42.07,7 月为42.11,两者大致持平,阶段性的止住了今年5 月以来的快速下行趋势。
今年8 月新增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规模为922 亿元,7 月为855 亿元,虽环比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位。
今年8 月制造业PMI 为49.1,较7 月放缓0.3。
信贷结构也能佐证上述推论。8 月居民短期贷款、居民长期贷款均是2016 年以来同期最低值;企业长期贷款增加4900 亿元,同比少增1544 亿元,连续6 个月同比少增;唯一改善的依然是票据融资,增加了5451 亿元,同比多增1979 亿元,显示银行信贷仍是供过于求的状态。
据央行的初步统计,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 万亿元。分部门看,前八个月住户贷款增加1.44 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24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1 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97 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7 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7 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597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591 亿元。
8 月政府债增加1.61 万亿元,同比多增4371 亿元,财政发力进度有所加快。今年前8 个月政府债融资累计增加5.64 万亿元,按照两会目标推论,今年9-12 月政府债融资规模仍剩余3.32 万亿元,同比2023 年同期少增1.32 万亿元;企业债增加1696 亿元,同比少增1096 亿元,主要因为信用债的流动性下滑,收益率有所升高,企业部门发行成本升高,金融机构配置意愿有所减弱。在企业债融资中,城投债融资减少了715 亿元,前8 个月合计减少2337 亿元,去年前8 个月合计增加了9512 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变化均有限。
今年8 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51 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129 亿元,同比少增478 亿元,主要因为今年票据融资增加较多,大量表外票据被贴现至表内。
今年8 月信托贷款增加484 亿元,去年同期减少221 亿元,在低基数下同比有所改善。
今年8 月委托贷款增加26 亿元,去年同期增加97 亿元,变化有限。
8 月M1 同比增速为-7.3%,较上月下降0.6pct。在前期报告《信贷、融资环境指数与M1》中,我们提出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作为影响M1 的基本面因素的代理变量,用“M1 余额环比/同期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的比值来观测基本面以外的影响因素。今年8 月这一比值为-2.9,仍显著偏离近三年同期水平,显示防空转、挤水分等非基本面因素仍在继续影响M1 表现。继续以我们上述报告中的方法测算修正的M1,对应今年8 月基本面隐含的M1 增速为1.1%,较7 月下降0.1pct。我们曾指出修正之后的M1 同比和沪深300 的经验相关性重新恢复。M1 何时触底仍较为关键。
据央行的初步统计,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88 万亿元。其中,前八个月住户存款增加9.65 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88 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606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59 万亿元。
8 月M2 同比增速为6.3%,与上月持平,已经基本稳定,后续主要的支撑可能是后置发力的财政,主要的拖累因素是异于往年的信贷表现。
简单来看,8 月社融总量略超预期,可能对应着在二季度以来稳增长需要有所上升的背景下,金融条件边际有所企稳;不过从社融结构、M1 等指标来看,目前融资偏弱的状况仍待实质性改变。9 月13 日央行负责人解读8 月金融数据时指出“加大调控力度,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逆周期政策仍是后续关键,潜在的政策空间包括降准、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扩大对收储的政策支持,以及一线城市房地产金融政策的继续调整。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销售超预期下滑;化债影响超预期,政府主导的投融资需求表现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环境超预期,外需超预期变化;政府债发行计划超预期,信用环境变化超预期;增量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