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中国看世界(2):国际债券牛市中的回调

中国看世界(2):国际债券牛市中的回调

宏观研究 95

  核心观点

      1990 年至今全球曾有三类资产经历时间跨度较长的单边行情,也是市场曾经讨论较多的“美国股票、中国地产、日本债券”。

      回顾历史,日本债券漫长牛市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多次经历回调,尤以1994 年、1998 年和2003 年这三轮回调最为经典。

      复盘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重要规律,为理解未来债市带来启发:

      1、潜在增长下行叠加央行量化宽松,奠定日本漫长牛市基础。

      2、日本漫长牛市中利率阶段回调,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日本增长企稳或全球复苏联动,这是利率回调的典型原因。

      二是金融脆弱性引至国债供需错配,流动性原因导致债市回调。

      摘要

      日本债券虽然经历了漫长牛市,国债利率中枢持续稳定在偏低水平。但事实上1990 年牛市开启以来,日本国债市场经历过几轮利率回调。

      尤以1994 年、1998 年以及2003 年这三轮调整最为明显。这三波调整,幅度较大,速度较快,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关注。

      一、1990 年至2010 年,日本国债利率出现三次大幅上行1990 年-2020 年,日本债券漫长牛市中有过三波明显的利率回调。

      第一波利率回调(1994 年1 月-1994 年8 月)。日本10Y 国债利率从3.36%上行至4.83%,上行147 BP。

      第二波利率回调(1998 年10 月-1999 年2 月)。日本10Y 国债利率从0.77%上行至2.43%,上行166 BP。

      第三波利率回调(2003 年6 月-2004 年6 月)。日本10Y 国债利率从0.43%上行至1.89%,上行146 BP。

      二、1994 年:日本经济进入一轮全球复苏

      1994 年日本经济复苏,私人部门投资消费有所改善,核心通胀稳定在0.5-1%区间。

      先看国内,1994 年日本房地产市场短暂趋稳,住房贷款大幅增长,银行信贷扩张。还有一个标志性指标,1994 年年日本房价跌幅收窄,日本房地产投资额仍然继续增长,住宅供应达到新高。

      再看海外,1994 年初开始,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发达国家长债利率均明显反弹,全球经济和利率环境变化,这对日本国债市场产生了溢出效应,带动日债利率上行。

      三、1998 年:金融风险导致日债供需失衡

      1998 年,日本国债利率反弹。然而违背直觉的是,当时日本经济继续下行,当年实际GDP 增速仅为-1.3%。

中国看世界(2):国际债券牛市中的回调

      1998 年日债利率上行,与实体基本面的相关性弱,更多原因在于金融风险带来的国债供需暂时性失衡。

      1、泡沫经济之后,日本房地产为代表的行业下行,日本银行产生大量不良债权。银行和证券公司倒闭,引发恐慌,冲击市场流动性,银行购债减少。

      2、经济下滑,银行业危机,财政加杠杆,国债供给快速增加。这两点因素使得日本扩张财政,增加国债发行。1998 年,日本国债发行额明显上升,全年发行额达到76 万亿日元,1997 年仅为50 万亿日元。

      3、财政与货币分家,日本央行独立性强化,体制调整使得财务省资金运用部暂停购债。日本国内银行体系与日本广义政府部门对于国债需求下降,日本国债的供需结构重塑,国债利率在这一金融环境下受到冲击。

      四、2003 年:一轮经济复苏引发的典型熊市

      日本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股市走出低迷迎来上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1、2001 年,中国加入WTO,抓住贸易全球化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同样复苏,美股同样迎来反弹。美股上涨,日本部分资金流向境外风险资产,日本国债(价格)下跌。

      2、日本银行不良贷款得到初步解决,2003 年,日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5.2%,从2001 年的高位8.4%持续下行。由于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日本企业与居民融资需求回暖。经济修复之后企业部门融资扩张。经济修复并且居民收入改善之后,居民提前还贷节奏缓解。

      3、2003 年4 月开始,日本经济修复体现在核心通胀企稳反弹。日本经济复苏,通胀向好,日本央行减少购债规模。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君芝/孙英杰 日期:2024-09-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