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从货币、财政政策力度指数到宏观政策力度综合指数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从货币、财政政策力度指数到宏观政策力度综合指数

宏观研究 86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从货币、财政政策力度指数到宏观政策力度综合指数

  结合前期构建的财政政策力度指数和货币政策力度指数,合成综合的宏观政策力度指数,试图观察宏观政策的变化轨迹,并对过去的经济与政策走势进行回溯。

      前期报告《货币政策力度指数》构建了一个可以整合跨量纲指标,并自动赋权的周频“国信货币政策力度指数”。该指数包括两个子指数,共纳入10个指标,每5 个为一组,分别对应“价格扩散指数”与“数量扩散指数”,综合指数是两者的加权。本文中,将对原定基指数进行同比处理,观察其扩散的增速,将其作为相较于去年同期边际发力的程度。

      在报告《财政政策力度指数的构建》中,我们结合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赤字率三方面指标的走势,通过熵值法进行赋权,得到财政政策力度指数。本文为了与前文的货币政策力度指数在方法论上保持一致,我们将去周期化处理后的财政数据底层指标按照正向与逆向分别进行中心化处理,等权重加总后得到新的财政政策力度指数。

      宏观政策综合力度指数是对上述两个指数再次标准化后用相互叠加的方式得到。总体来看财政政策力度与货币政策力度指数(同比)走势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我国近几年货币和财政这两大宏观政策一致性较强。综合力度指数的走势与两类分指数较为相似,在22 年中和23 年下半年出现较强的走势,2024 年上半年则震荡下行。

      最后本文根据宏观政策力度指数的表现,结合经济状况进行回顾。总结来看我们的宏观政策力度指数大体符合历史感受,但宏观调控政策的多维度、中国特色都难以量化衡(例如产业类政策),仍有后续改进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指数构建不合理,政策周期划分有偏差。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董德志 日期:2024-09-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