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缺口的逻辑弱点

2024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缺口的逻辑弱点

宏观研究 97

  核心观点

      8 月一般公共预算和土地收入降幅扩大(同比分别为-2.8%;-41.8%),市场因此对财政缺口讨论越发热烈。

      实际财政收入偏离年初预算,收入不足,故财政有了新缺口。按照激进方法推算,财政缺口可达2.8 万亿,部分市场参与者因此期待年内突破赤字率。

      事实上今年1-8 月财政运行已给出清晰答案:当实际财政收入低于年初预算,或通过其他方式增补收入( 例如非税增加);或压降不必要支出(8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为负)。

      历史大部分时期,实际财政收支均会偏离年初预算。面对税收和土地出让金低于年初预算,普遍方法是腾转财政资金或压降支出,年内增扩赤字极为罕见。

2024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缺口的逻辑弱点

      理解了财政缺口底层逻辑之后,市场需降低对增量政策弥补财力缺口的期待。

      信息或事件

      财政部发布2024 年8 月财政收支数据。

      1-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76 亿元,同比下降2.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898 亿元, 同比增长1.5%。

      1-8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821 亿元,同比下降21.1%。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171 亿元,同比下降15.8%。

      简评:

      一、8 月财政收支走弱,财政收入下行对财政支出形成约束。

      8 月财政收支双双走弱,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印证,此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增速均有放缓,同时PPI 结束连续4 个月的跌幅收窄趋势,降幅再度扩大,对财政收入表现也形成明显拖累。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2.8%,较前值的-1.9%降幅扩大,且今年以来连续第8 个月负增长。前8 个月收入进度完成全年预算的66%,处于近年低位。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34.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41.8%,跌幅均进一步扩大。前8 个月收入进度完成全年预算的37.9%,处于近年最低水平。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6.7%,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14%,均较前值明显降速,收入对支出制约加大。

      二、近期市场讨论“财政缺口”,按8 月财政收支数据,可推算今年新增缺口或达2.8 万亿。

      近期市场较为关注财政收入缺口。所谓财政缺口,是指全年实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且无法被赤字覆盖那部分。简易算法就是假设支出按照年初预算进行,实际收入偏离年初预算这部分,便是财政新增缺口。

      1-8 月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6%,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21.1%。假设全年财政收入形势与1-8 月接近,推算得到全年共财政收入为21.1 万亿(预算22.4 万亿),政府性基金收入为5.6 万亿(预算7.1 万亿)。按照这一趋势,可进一步推算得到今年两本账财政新增缺口2.8 万亿。

      因为存在对这部分缺口的填补预期,故而部分市场观点讨论年内扩大赤字必要,财政需要大发力。

      财政收支缺口讨论,固守这样一种“收支缺口刚性”逻辑:财政实际支出一定按照年初给定节奏推进,财政收入一旦低于年初预算,则只能通过加大赤字来腾转收支。

      事实是否如此?先来看今年1-8 月财政收支,我们至少观察到这样一种平衡,当税收增速低于年初预算时,收入端可以增加非税收入来尽量扩大财政收入,同时支出端压降不必要支出,保留必要支出。

      8 月非税收入同比8.8%,高于往年均值,是今年比较显著的财税特征。

      8 月财税支出结构中,债务付息支出增长4.2%,领先其他科目。科技、基建、民生领域支出增速均放缓,其中科技支出仍维持小幅正增长,民生类支出降幅小于基建类支出,体现结构上仍有保有压。

      三、回顾历史,中国财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增速偏离年初预算,也就无所谓新增缺口刚性。

      财政收入缺口并非今年特例,2018-2021 年财政存在超收, 2022 和2023 年连续两年存在缺口,分别为2. 7和0.8 万亿,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不及预期,税收同样没有完成预算。

      2022 年,面对2.7 万亿收入缺口(公共财政缺口0.6 万亿,政府性基金缺口2.1 万亿),全年公共财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比年初预算多1457 亿,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比年初预算多1600 亿,仅小幅度弥补了财力。支出端,全年公共财政支出比预算少6573 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比预算少2.8 万亿, 两本账合计支出比预算少3.5 万亿。之所以少支的规模比收入缺口还大,主要是结余留存资金也远大于年初预算。

      2023 年,面对0.8 万亿收入缺口(公共财政缺口505 亿,政府性基金缺口7463 亿),中央安排了5000 亿的增发国债,不过全年公共财政支出比初始预算仍少507 亿元,主要是虽然增加了5000 亿的财力,但财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比年初预算也少了约2000 亿,另外约3000 亿则补充了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即5000 亿均没有形成当年公共财政支出。而政府性基金收入缺口也并未再安排增量财源,同时支出比预算少了1. 7 万亿,同样比收入缺口还大,也是因为留存资金远大于年初预算。最终两本账合计支出比预算少1.7 万亿。

      财政收入缺口并非需要完全弥补,支出同样低于年初预算即可。

      尤其土地出让收入少收后,对应的拆迁、土地开发等约80%成本性支出也不复存在,因此收入缺口并非必须弥补。不过,土地出让收入中毕竟还存在约20%的出让收益,可用于安排其他领域的支出,这部分收入缺口以及公共财政账本的收入缺口若不弥补,对财政支出就会形成一定制约。

      从过去两年实际情况看,需降低对增量政策补缺口的期待。

      风险分析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恢复水平有限,未来延续低位震荡,还是能继续向常态化增速靠拢,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持续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受限。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君芝/王泽选 日期:2024-09-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