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中国宏观:央行推出系列增量举措支持巩固内需 提振资本市场

中国宏观:央行推出系列增量举措支持巩固内需 提振资本市场

宏观研究 84

  2024 年9 月24 日,中国央行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宣布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以及创设新货币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等多项增量政策举措。上周美联储大幅降息50 基点开启降息周期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货币操作创造了更灵活的空间。中国央行动作迅速,本周伊始便重启14 天逆回购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并将操作利率下调10 个基点至1.85%,为此次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进行了预热。

      降息、降准提供充裕流动性,切实压降资金成本

    中国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人民币,年底前可能还会择机再降准0.25-0.5 个百分点;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7 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 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定调积极,充分保证市场流动性。相较于此前“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立场,潘功胜行长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再度重申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意在更大发挥货币政策功能来进行逆周期调节。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约1 万亿元,可以有效保证市场流动性,并压降资金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潘功胜行长还表示将在年底前择机再降准0.25-0.5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此举在充分保证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显示央行加大调控的决心,改善市场预期。

中国宏观:央行推出系列增量举措支持巩固内需 提振资本市场


      此番操作后,我们认为央行后续操作空间仍然灵活。

      1) 一方面,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以及中国出口保持韧性,我们认为短期人民币已由贬值压力转向升值压力,意味着汇率因素短期将暂时不再是货币政策操作的掣肘。因此,此番一系列增量操作之后,中国央行仍然可以根据利率环境来调整政策利率。

      2) 另一方面,银行净息差总体有望保持中性。9 月LPR 报价利率不变,一定程度出乎了市场意料。LPR 保持不变一大考量便是银行净息差。当前银行净息差已在历史低位,进一步调降LPR 首先要降低银行成本端压力,才能保证净息差稳定。因此,降低LPR 利率需要有央行降准、降息的先手,以保持宽松流动性、降低短端利率,并引导银行调低存款利率下行后,LPR 有望降低。潘功胜行长预计本次降息将带动MLF 下调0.3 个百分点,预计LPR 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0.2-0.25 个百分点。

      稳楼市、降低利率成本、响应提振消费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措施

    中国央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 个百分点左右。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至15%。

      当前提振内需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反映在1-8 月社零仅增3.4%左右,以及社融端,居民短、长期贷款放缓。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而当前提振内需最重要的仍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一大抓手仍在支持房地产。

      引导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有利于促进居民扩大消费。当前存量房贷利率高于新发放房贷利率,导致居民仍倾向于提前还贷,从而抑制了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在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后,潘功胜行长预计有望惠及5000 万户家庭,1.5 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 亿元左右,此举有助于改善居民提前还贷的压力,不仅利于促进消费,还有望缓解银行压力。

      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提振需求。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至15%。

      我们认为该措施作为此前房地产强刺激政策的补充,有利于延续对需求端的刺激,以尽快稳定房价,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除了需求端措施外,地产供给端同样增添新措施。潘功胜行长表示央行将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基础上,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必要时,人民银行可提供政策支持。此前政府研究推出的收购存量用地的举措,一定程度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此举支持企业收购房企土地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有望引入更多资金盘活存量土地,并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加快稳定房地产市场。

      提振股市,活跃资本市场再出新招

      中国央行还宣布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

      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将大幅提升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创设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这两项工具类似于欧央行的LTRO 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 政策工具,但又有所不同,欧央行的LTRO 不是直接面向证券、基金、保险,但是核心理念类似,即通过资产质押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欧洲央行向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银行则可以将其国债或其他高评级证券资产作为抵押;而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则是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质押(如国债或MBS)向美联储获取资金。

      中国央行这两项举措更类似于LTRO 以及贴现窗口的中国股市定向宽松版。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现行《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因此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采用的是以券换券的方式,并不会扩大基础货币。

      央行在当前时刻推出新政策工具,一方面有望提升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以及上市企业回购、增持股票能力,有望为股市注入更多活力,从而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我们预计央行此次推出一系列积极货币政策措施出台,切实压降企业、居民端成本,并发力稳楼市、稳股市,改善市场预期。同时,此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措施仍在显效发力,我们预计后续应有更多积极财政政策出炉,包括增发国债、提高赤字率等,从而促进内需改善,并推动内外需更加均衡,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

机构: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蔡瑞/李少金 日期:2024-09-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