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还有哪些增量政策可以期待
平安观点:
近期国家各部委密集发声,增量宏观政策备受瞩目。本文首先梳理9 月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出的货币金融举措,而后分析下半年中国名义GDP 增长形势,最后聚焦前期宏观政策落地效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货币金融政策先行落地。9 月24 日,“一行一局一会”提出三方面措施。宽货币方面,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大招”尽出,宽松力度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托地产方面,增强对房地产销售、物业、收储、土地等各个环节的信贷支持。稳股市方面,推动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活跃产业资本,同时创设货币政策工具,为A股市场提供增量资金。
建议一:加力支持居民消费。1)将消费补贴政策的支持范围拓展至小额高频的服务消费,同时加大补贴比例。2)将消费补贴政策与购房、农民工落户政策相联动,释放有“安家置业”诉求群体的消费潜力。3)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发放消费券、放松公积金提取和使用限制等。
建议二:拓宽地方专项债用途。短期可拓宽专项债使用范围,如支持各地房地产收储,用于地方政府发放消费补贴,用于公共领域投资等。对于政策鼓励和支持的方向,若项目短期收益难以达到自平衡,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中央政府贴息支持。中长期需控制专项债新增额度,优化政府债务结构。
建议三:尽早增发特别国债。因税收和土地收入下滑,财政减收压力较大,制约财政支出力度;6 月以来,40%的新增专项债用于存量债务化解,广义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成色不足。考虑到财政政策落地时滞较长,应早作筹划,发行1 万亿到2 万亿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打好提前量。
建议四:优化房地产去库存政策。1)将国企收储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给予保障性住房贷款1-2 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2)扩大政策的收购对象及用途范围,可与“以旧换新”政策相结合。3)盘活“已出让未开工土地”,支持房地产企业优化土储结构。
建议五:鼓励企业出海和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出海有助于抵御外贸环境不确定性,亦能反哺国内。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优势资源,出清落后产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