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央行政策集中加码 债市关注信贷及财政发力
事件: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况。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主要涉及利率、房地产及股市,释放强烈稳增长的政策意图。降准降息及房政策工具支持股市稳定则超出市场预期。
对债市来说,四季度资金面预期转松,跨季后资金面大幅改善,资金利率预计回落到政策利率1.5%附近债供给增加的预期扰动。10月召开政治局会议,市场进入政策落地效果观测期,债市或进入震荡行情。强,长债面临较大调整。
一、降准降息落地,货币宽松加码
1、降准0.5个百分点,年底前或进一步调降0.25至0.5个百分点。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2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加上本次下调,年内将下调1个百分点。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相比仍有一定空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点,四季度降准窗口期可能在12月,稳定跨年资金面,也为明年一季度做铺垫。
2、降低政策利率0.2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将从1.7%下降0.2个百分点到1.5%,将带调0.3%,预计LPR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0.2%-0.25%。今年7月央行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1.8对银行来说,降准为银行直接提供低成本的长期资金,降息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LPR、存款利率同步加核心一级资本,缓解银行息差收窄与利润增速放缓的趋势,大幅扩大银行下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试点渠道,根据央行技术团队评估,利率调整对银行收益影响中性。
二、央行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5项房地产金融政策1、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改善居民部门现金流拟指导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期平均降幅0.定时间进行技术准备。后续,央行将完善房贷定价机制,由银行和客户双方基于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本行内实施转按揭,再考虑是否需要跨行转按揭。
2024年6月底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5%,当前多地已至3%以下,存量房贷平均利提前还贷增加,还会压制居民消费。当前存量房贷规模高达38万亿元,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期惠及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不同区域按揭定价差异较大,一线城市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定价最高,房贷政被动卖出二手房的行为可能减少。
今年LPR已经降低了35bp,接下来存量房贷利率可能降低50bp、年内LPR随政策利率再降低25bp,100万、贷款30年来看,每月月供减少620元,30年累计减少利率支出22万元,对于居民部门是实质2、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全国层面商业性个人住宅贷款不在区分首套、二套住房,统一房贷最低利率首付比例至15%。各地可以施差异化的首付比例下限安排。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和意愿确定具体的首付比例。
3、提高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出资比例
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央行支持比例从60%提高100%。5月央行创设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房再贷款利率1.75%。由于各地租金下行、保障性租赁住房回报低等原因,再贷款落实比例较低,截止核发放再贷款资金120亿元。本次将央行资金支持比例增加,可能减弱再贷款撬动的资金总体规模,但是强对银行、收购主体的激励,加快推动商品房去库存落到实处。
4、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经营性物业贷款政策延期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金融16条和经营性物业贷款两项阶段性政策,其中,房企存量融资展期2024年12月31日延长到2026年的12月31日。大多数资金困难企业的预收账款科目在2024年中期已少房地产贷款风暴雷险对银行的压力。
5、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
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基础上,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房企资金压力。必要时,人民银行可提供政策支持。
这条政策类似央行支持收储,困难在于项目预期回报率低。优质项目稀缺是今年专项债发行难以提速的主低、三四线城市待盘活体量较大,政策落地效果难有较大期待。这条政策或是为帮助城投纾困,过于几年开发,若再回购回去,城投负担及资产负债表有望改善,风险将大幅降低。
三、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稳股市
为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微观主体信心、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央行第一次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另外,平准基金的创设正在研究。
1、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鼓励非银机构增持股票机构通过互换工具获取的融资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互换便利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获取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卖出或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的便利性及股票增持能力。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互换便利不会扩大基础货币规模。《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证券、既提高了非银机构融资能力,又不会投放基础货币,有效缓解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流动性危机。
2、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增持股票,对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一视同仁。提供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是2.25%,银行有5况扩大规模。现在沪深300的股息率在3%以上,2.25%的贷款利率对于分红和经营稳健的上市公司来四、国债买卖逐步扩大规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逐步提升,央行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操作,将会同财政部研究,优化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
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重要的定价信号存在远端定价不充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央行提示长期国债收益率户、利益输送的情况,将加大银行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适时向社会公布,以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秩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明显缓解,大幅升值。央行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理性看待评论:
1、降息对稳经济的作用或许大于降准。本次央行降息幅度是过去几年里最大的一次,带动市场利率利率中偏高的真实利率水平,且银行业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也给后续下调房贷利率及存量房贷利率打开了但是降低了居民房贷支出压力,减少提前还贷行为,压缩违规置换存量房贷的空间,对改善居民部门现金城市家庭部门消费被资产负债表收缩挤出的情况有望改善。降准落地将缓解资金面紧张状况,后续的两次2、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供给端延续保供保主体、加快去库存储,城投负担及资产负债表有望改善,但是在地产未止跌、居民收入预期未提升、项目预期回报率低的环大弹性。短期内楼市或有一波带动作用,长期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3、创设结构性新货币政策工具超预期。互换便利打通了央行为股市提供流动性的新渠道,资金的获取主制债市,负债端稳定的险资可能更加收益。再贷款覆盖的上市公司更加广泛,且对银行留下的50bp的利工具都是股市的杠杆工具,也是属于长效机制,为非银机构、上市公司加杠杆提供低成本资金,对权益市要性降低。两个主体增持股票规模取决于增持意愿,换入国债等资产的变现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4、央行加强与市场沟通和预期管理。强调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构,央行尊重市场的作用,表示货币政策四点考量,其中一条就是“推动价格的温和回升”,央行尝试对市场做通胀预期管理。
5、财政政策边际调整值得关注。美国大选后贸易政策变化或不利于我国出口,国内或加大逆周期调节,出现阶段性回升,但是无法扭转内需矛盾的根本性问题,无法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社会分配等深层次落近2万亿元,对社融的支撑边际减弱,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今年1-7月财政缺口高达5.74万亿加赤字规模、追加专项债额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