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制造业PMI
9月制造业PMI指数49.8%,较前值上升0.7个百分点,高于ifind一致性预期的49.4%。制造业PMI虽连续5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下,持续季节性超跌,但当期景气度有小幅好转迹象。
从构成制造业PMI指标体系13个指数看,生产、新订单、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环比大幅改善,其余指标基本持平前值或有所回落。
指数差2.4个百分点。在供需两端承压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外需如预期进一步低迷,但内需近月来首次显现出转暖迹象,得益于特别国债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以及专项债加速发行、基建投资边际改善。
从价格端分析。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5.1%,前值43.2%;出厂价格指数44.0%,前值42.0%;“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差1.1个百分点,与前值基木持平。需求不足对价格端造成的压力持续,当期出厂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原材料涨价推动。
从库存周期分析。采购量指数47.6%,原材料库存指数48.2%,产成品库存指数48.4%。用“新订单-产成品库存”判断需求,二者剪刀差1.5,意味着当期企业现有产成品库存不能满足新订单,企业短期内有动力加大生产,同时带动采购量增加、原材料库存去化以及产成品库存的增加,结合当期新订单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企业或主动补库存。
非制造业PMI指数50.0%,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低于ifind一致性预期的50.4%。从构成非制造业PMI指标体系10个分项看,仅建筑业指数小幅改善,其余指标持平或回落,其中新订单跌幅较大(2.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市场需求不足压力进一步凸显。
从大中小企业分析,企业PMI分化明显,小型企业继续承压。9月大、中、小企业制造业PMI分别录得50.6%、49.2%和48.5%。大中企业对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投资敏感,大企业景气受政府发债稳定支撑;小企业对出口需求和服务业需求敏感,与新出口订单较高的相关性,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对小企业发展造成多方压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