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石破茂组阁后的政策展望
石破茂接任岸田文雄成为新任日本首相,并组建新一届内阁。10 月1 日,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石破茂接任岸田文雄成为日本第102 位首相,同日新一届内阁成员名单公布,共计19 人。此次内阁人事任命有两个主要特点:1)内阁成员“新面孔”较多(13 人为首次入阁)、且多数为无派系人士;2)有较强“论功行赏”的色彩:此次竞选中支持石破茂的议员均在自民党内或内阁担任重要职务,例如前首相菅义伟担任自民党副总裁,前首相岸田文雄的官房长官林芳正留任,小泉进次郎担任自民党选举对策委员长(负责众议院选举等)。此前担任过防卫大臣的“国防派”也多有任命。
从政策看,新一届内阁在经济方面将整体延续岸田政府的主要主张,例如货币政策上将以克服通货紧缩作为经济/财政管理的首要任务,支持日央行的加息政策;财政政策上将加大对关键领域的支出,但同时也注意财政纪律,争取实现财政平衡;产业政策上将强化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自给率等。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石破茂更为保守和鹰派,具体看:
增长和财政政策:1)实现区域振兴,采取大规模的区域振兴补贴,鼓励企业向农村地区扩张,加强数字化以消除农村和城市的信息差距;支持区域旅游业的发展;2)保障民生,维持居民购买力,应对物价上涨,包括实现涨薪水平超过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制定有利于加强价格传导的立法、应对生活必需品和房贷利率上涨,考虑免除日本部分商品10%的税收以支撑低收入群体;3)摆脱通缩,延续再通胀环境,包括提高个人消费、促进日本国内设备投资,改善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机制以加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4)加强必要的财政支出,但注意财政纪律和财政平衡,不能完全排除上调金融所得税(对投资收益征税)以及企业法人税的可能性。
产业政策:改善以半导体等行业的供应链;以税收制度吸引私人投资,同时加强国家投资;加强对核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能源自给率。
社会保障政策:健全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和外国人就业体系以应对老龄化问题;合理化医疗费用,全面实施儿童无偿保育支持措施;重点关注结婚和生育支援,扩大“少子化对策”。
外交和军事政策:修改宪法,将自卫队纳入宪法第九条(即进一步合法化自卫队、为后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作铺垫);重新审查《日美地位协定》,促进日本和驻日美军的地位平等;延续此前的外交框架,构建“亚洲版北约(AsianNato)”,加强日美同盟。
其他关键议题:1)建立第三方核查机构对政治资金进行审查,尽快制定政治资金披露的相关标准;2)增加防灾部门相关人员,可能将防灾厅升格为防灾部,要求国家公共安全委员长坂井学兼任防灾担当大臣。
石破茂宣布10 月27 日将提前大选(snap election),预计自民党获胜的概率较大。由于众议院将于2025 年底换届,为了延长首相任期,避免成为“过渡首相”,石破茂在9 月30 日下午宣布,将于今年10 月9 日提前解散众议院,并且在10 月27 日提前举行国会众议院选举。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前,石破茂对提前大选的态度相对谨慎,而此次转变的契机可能是巩固内阁组建初期的支持率优势。日本内阁的民意支持率通常在组阁初期最高,历史上多名日本首相曾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如安倍晋三分别于2014 年和2017 年两次提前解散众议院、岸田文雄在2021 年当选自民党新总裁后的两个月内提前大选,而前首相麻生太郎未选择提前大选,最后因支持率持续下滑而导致自民党下野。截至9月22 日,民调汇总结果(包括朝日新闻,NHK、日经新闻等)显示自民党的平均支持率为39.8%,高于最大在野党立民党的10.6%和日本维新会的4.8%,预计自民党继续成为执政党的概率较大。
往前看,新一届内阁的经济政策旨在延续日本的再通胀进程,我们预计日元和日债利率或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对人民币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外溢效应”。如我们在《为何9 月27 日的自民党选举结果意义重大?》,2024/9/26 中所述,石破茂内阁的经济政策重点在彻底摆脱通缩。随着内生通胀压力的积累,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方向不会改变,日央行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上升并有望带动日债利率上行,日元也有进一步升值的可能性和空间,对人民币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外溢效应”。对日股而言,尽管日元升值可能导致日股有所承压,但短期内可能受石破茂提前举行大选所提振:
历史上,日本解散众议院至大选前,日本股市普遍上涨,背后可能是提前大选或意味着执政党对赢得竞选更有信心以及新一届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强力的经济刺激措施以促进增长和就业,从而提振了投资者信心。而中长期看,日股的表现仍取决于日本企业的盈利水平。如果日本再通胀环境延续,企业的增长和盈利或均有上行空间,日股仍可能有亮眼表现。
风险提示:新一届内阁的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市场波动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