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金融加力 干字当头 未来可期
投资要点:
近期重要事件:9.24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金融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支持房市平稳化解风险、支持股市稳定发展的若干具体举措,9 月26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政策组合拳,与9.24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表述前后呼应,由此也大幅提振了A 股市场信心,尤其是在9 月30 以“万马奔腾”般的气势改写A 股市场多项纪录。上述会议、政策及市场在9 月末短短数日内的变化,甚至是转向,更需要关注其背后政策思路的变化。
9.26 中央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向市场传递出了相当清晰且积极有力的信息,也即,宏观经济偏弱现状的判断,已达成共识,通过逆周期政策加力确保稳增长、推动价格回升的政策意图及路线图更为清晰,政策全面转向积极,其中涉及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部署与9.24 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央行降准降息、创设两项支持股票市场工具、证监会公布一揽子政策等举措前后呼应,对于本轮调整中的房市和股市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金融支持经济稳定增长:(1)9 月27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7 天逆回购利率0.2 个百分点,前者预计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影响存款资金约200 万亿元,后者预计为各类市场主体节约利息开支合计达到5000 亿元至7500 亿元左右,从而促进居民和企业消费。此外,央行行长提及“今年年底之前将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 个百分点”,意味着在9 月18 日美联储降息为中国央行打开降息空间后,国内新一轮降息开启。(2)拟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意在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9 月24 日起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由上海扩大到北京、苏州等18 个城市,并将股权投资金额占比由4%提高至10%、投资单只私募股权基金金额占基金发行规模比例由20%提高到30%,意在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优化2014 年银监会“36号文”的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大对象续贷范围,缓解多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2)二套房房贷最低首付比25例%由下调至15%;(3)将房地产企业融资相关支持政策(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 条”)适用期限由2024 年底延长至2026 年底;(4)将央行3000 亿元保 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5)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事项,必要时可考虑由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支持。上述五项举措,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实施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金融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1)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将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 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也即,通过“以券换券”(低流动性的券,换取高流动性的券)获得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且所获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首期操作规模5000 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2)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为商业银行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按照100%的比例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再贷款首期规模3000 亿元。(3)9 月26 日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长期资金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提升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以实现“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目标。其中提及的推动公募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提高权益类私募资管业务占比这两项措施,直接利于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的转型发展。(3)9 月24 日出台《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基本延续了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的思路,其中提及的锁定期“反向挂钩”,有利于私募投资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提高证券公司财务顾问业务在分类评价中的比重、支持上市证券公司通过实施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等具体举措,则进一步体现监管支持头部券商建设一流投行的意图。(4)9 月24 日公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从顶层设计层面厘清市值管理的合规边界,意在引导上市公司立足于提升质量和投资价值,规范开展市值管理。
风险提示:相关主体可能存在对政策理解和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风险,导致政策效果可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持续存在,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进展可能不及预期,消费、投资的复苏可能存在时滞,通缩风险仍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