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聚焦:财政部新闻发布会解读:亮点“绝不仅仅”四方面
事件:10 月12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的核心看点有哪些? 正面回应年内财政压力,提出中央财政有较大举债空间发布会正面回应年内财政收支压力,提出“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缓解年内财政收支压力,本次发布会已公布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安排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4000 亿元和指导地方依法依规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存量资金。
安排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政策之所以公布较早,或缘于其不涉及调整债务预算,可快速落地。
2023 年底,中央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约8300 亿元;地方债务结存限额约1.4 万亿元,其中,专项债结存限额约7500 亿元,一般债结存限额约6800 亿元。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已安排4000 亿元,中央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是否使用或仍需跟踪。
而“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等涉及调整债务预算相关增量政策,须经人大常委会审批,具体部署或需密切关注10 月人大常委会议。2023 年之前,中央年中调整预算频率较低、历史仅有5 次,涉及赤字调整的3 次发生在1998-2000 年8 月下旬;2023 年10 月下旬,中央赤字再度年中加码、增发一万亿元国债。
防风险领域财政或如何支持? 新一轮债务置换、补充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已在路上针对地方隐性债务问题,发布会提到“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2015 年至2018 年间,置换债发行规模超12 万亿元。近年,在2023 年7 月政治局会议的“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指引下,2023 年四季度全国28 省市发行1.39 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偿还存量债务。根据发布会指引,本次债务化解力度或超过往。
发布会提出的“将发行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过往亦有经验参考。1998 年,为缓解国有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等问题,财政部向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 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注资国有四大行。1999 年,国务院批准下,财政部亦出资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帮助商业银行系统性剥离不良贷款、恢复信用扩张功能。
本次发布会提及,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或指向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政策持续时间较长,除发行特别国债外或包括其他筹集资金渠道。
房地产与民生政策有什么亮点? 专项债用于土地、商品房收储,民生以教育作为切口专项债券允许用于土地储备,调节土地供需,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2021 年起专项债券可用于租赁住房相关的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本次发布会重启土储专项债的发行,但其目的更多是调节土地市场均衡,同时防范房地产风险。
专项债券、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向收购存量房倾斜。前期央行已经调整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相关政策,叠加本次财政进一步加码收购存量房力度,二者均是对9 月政治局会议“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落实。
民生先以教育作为切入点,财政扩大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奖优和助困两方面,分两步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第一步,在2024 年实现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等;第二步,2025 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等。
风险提示: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