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经济观察:国际机构如何“看待”明年出口?
核心观点:
本文关注国际主要机构对明年中国出口的看法,由于直接研究尚少,我们基于“全球经济->全球商品贸易->中国出口”的框架间接观察。预测的起点是全球经济增速,5 家主要机构预计明年全球GDP 增速均值为3%,较2024 年持平,其中3 家看平、1 家看上行、1 家看下行。在全球贸易增速等于经济增速、中国出口份额稳定的假设下,机构预测数据中,隐含明年中国出口增速为2.6%,这一增速较今年或有所放缓(1-8 月为4.6%,预计全年4.2%)。对于风险因素,机构普遍认为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包括地缘冲突、潜在的金融风险、海外国家二次通胀、海外选举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5 家国际机构(WTO、OECD、IMF、标普、牛津经济研究院)近期预计,2025年全球GDP 增速在 2.7%-3.3%,均值为3.0%,持平2024 年;其中,WTO、OECD、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2025 年经济增速较2024 年持平,IMF 预计小幅改善,标普预计小幅下滑。
第二步,假设,全球经济增速=全球贸易量增速?
实务中,一般假设全球GDP 增速与全球贸易量增速持平,其背后假设是全球贸易占GDP 的比重保持恒定。
例如,IMF 提及“预计 2024 年至2025 年世界贸易增速…再次与全球GDP 增速保持一致”;WTO 提及“自2010 年以来,尽管经济不景气,但贸易和GDP仍以大致相同的平均速度增长…如果世贸组织的预测实现,2024 年将反弹至0.94 比1”。
第三步,预测,全球贸易量增速
预计,2025 年全球贸易量增速可能在3%左右。
1)根据前述假设,全球贸易量增速≈全球经济增速≈3%。
2)WTO 预计,2025 年全球贸易量增速为3%,高于2024 年的2.7%。区域层面,“亚洲将在出口增长(4.7%)和进口增长(5.1%)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
除南美出口小幅下降(-0.1%)和中东进口小幅下降(-1.1%)外,2025 年所有地区的贸易流量都将出现增长”。
3)IMF 预计,2025 年全球贸易量增速为3.25%,持平2024 年。“2024 年至2025 年世界贸易增速将恢复至每年3.25%左右(其在2023 年几近停滞),并再次与全球GDP 增速保持一致”。
第四步,假设,全球贸易量增速=中国贸易增速?
全球贸易量增速=中国贸易增速的隐含假设是,中国的贸易份额保持稳定。此处暂假定2025 年贸易份额保持稳定,假定是否有偏仍需后续观察。从2023 年数据看,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为14.2%、较2022 年持平。
第五步,预测,中国出口增速
基于国际机构预测与前述假设,中国出口量增速≈中国贸易量增速≈全球贸易增速≈全球经济增速≈3%,假设明年PPI 同比回升至-0.4%,则意味着我国明年出口增速在2.6%左右,这一增速较今年或有所放缓,今年1-8 月我国出口同比4.6%、预计全年出口增速可能在4.2%左右。
上行or 下行风险?
国际机构普遍认为,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
下行风险包括:地缘冲突、海外国家二次通胀、海外选举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潜在的金融风险(诱发因素包括: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经济超预期衰退、高实际利率的负面影响、债券市场抛售等)。
上行风险较少,主要是海外降息导致经济超预期。
每周经济观察:
景气向上:
1、假期WEI 指数明显上行。截至10 月6 日,华创宏观WEI 指数为5.70%,较9 月29 日上行3.21%。从WEI 指数构成来看,过去两周回升的分项包括商品房成交面积、乘用车批零、沥青开工率、PTA 产业链负荷率、找工作(百度搜索指数)、失业(百度搜索指数),回落的分项包括钢厂线材产量、半钢胎开工率、煤炭港口吞吐量、BDI、电影票房、失业金领取条件(百度搜索指数)。
2、地产成交降幅收窄。10 月前12 日,67 城地产成交同比-27%;9 月全月,同比-34%;8 月全月,成交同比-28.8%;7 月全月,成交同比-24%。
景气向下:
1、外贸高频指标偏弱。①国庆假期,集装箱吞吐量下滑。10 月6 日当周,我国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8.8%,前值9.6%。②多数航线运价下跌。10 月11 日当周,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环比上期-3.4%。欧洲航线方面,较上期下跌9.3%;北美航线方面,美西和美东运价分别较上期下跌2.5%、1.3%;南美航线方面,较上期下跌1.5%。
2、物价:节后一周,需求走弱叠加供给增多,农产品价格普跌。猪肉平均批发价收于25.06 元/千克,下跌1.5%。蔬菜批价下跌3.6%,水果批价下跌1.6%,鸡蛋批价下跌1.8%。
风险提示: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