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9月通胀数据点评:核心CPI同比放缓至0.1%

9月通胀数据点评:核心CPI同比放缓至0.1%

宏观研究 62

9月通胀数据点评:核心CPI同比放缓至0.1%

  数据:

      9 月份CPI 同比0.4%,前值0.6%;环比0.0%,前值0.4%;核心CPI同比0.1%,前值0.3%。PPI 同比-2.8%,前值-1.8%;环比-0.6%,前值-0.7%。

      要点:

      总体而言,9 月国内的物价数据与8 月数据的特征较为相似,一是核心CPI 同比仍在放缓,交通、居住、文旅等有效需求可能均待提振,对耐用品、黑色、非金属等行业PPI 同比的拉动也需更长时间;二是全球制造业修复相对较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也会削弱国内PPI 价格回升的动力。而9 月价格边际好转的部分如交通工具价格、国内钢材价格环比降幅收窄,可能体现的是国内政策对预期的阶段性提振,而有效需求回升确认需要价格端更加全面的信号。

      9 月24 日中央三部委新闻发布会、9 月26 日政治局会议均一定程度扭转了市场预期。10 月12 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又宣布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即将推出,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并且提到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我们理解这将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增强地方财政支出的能力,稳定金融体系与房地产市场,一定程度助力国内需求回升。

      政策出台后,后续首先需观察政策执行情况(如政府债务发行规模加大、财政支出增速回升)和多方面基本面数据的验证包括物价(PPI 同比稳步转正、地产价格止跌回稳)、金融(M1 同比止跌、M2M1 剪刀差缩窄)、收入和消费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升)。

      向前看政策空间:美联储大幅降息的空间可能边际收缩,叠加地缘政治问题和大选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我国下一步的货币、财政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带来一定影响,不过我们认为国内宽松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近期公布的美国就业、非制造业PMI、物价等数据均表明其与“衰退”渐行渐远,9 月的超预期大降50BP 和港口工人罢工等扰动可能会拉长未来控制通胀和抑制经济的“战线”,市场预计年末两月美联储大概率降息50BP以内。我们认为,若四季度内国内各项指标修复不及预期,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也仍有一定空间,不过如9 月24 日的“集中式、超预期”方式可能较难出现。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报告中CPI、PPI预测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风险。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仝垚炜/蒋飞 日期:2024-10-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