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出口数据点评:出口走弱 原因几何?
事件:海关总署发布9 月贸易数据,按美元计价,9 月出口金额3037.1 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进口金额为2220.0 亿美元,同比增长0.3%。9 月贸易顺差录得817.1 亿美元,较8 月的910.2 亿美元有所回落。
9 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环比动能下降超季节性。9 月出口同比增速录得2.4%,较8 月同比增速8.7%下降6.3 个百分点。从环比动能来看,9 月出口环比增速为-1.6%,8 月为2.7%。过去十年同期的出口环比增速均值为1.9%,多数年份环比为正增长,表明今年9 月出口环比动能的下降超季节性。
整体来看,出口增速的放缓受基数因素、极端天气、物流不畅、外需走弱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
1) 去年同期出口基数偏高,制约9 月出口增速。去年9 月我国出口金额为2964.5 亿美元,为年内次高,仅次于12 月份。受基数效应影响,今年9月出口增速相对偏低。剔除基数效应后,9 月出口金额两年复合平均同比增速为-2.3%,较8 月回落2.0 个百分点,表明除基数效应外,仍有其他因素拖累出口。
2) 极端天气导致出口有所滞后。9 月两次台风接连在长三角地区登陆,对当月出口造成拖累。类似地,7 月出口也曾受到台风天气影响,增长有所滞后,相应的增量体现在8 月。在极端天气的扰动下,一方面造成8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另一方面也导致9 月的出口有所滞后,在数据层面表现为9 月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从高频数据来看,9 月前三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偏低,但月底至10 月上旬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幅扩大,表明9 月出口的部分增量或体现在10 月。
3) 物流不畅影响企业出货节奏。海关总署表示,前段时间受全球航运不畅、集装箱短缺,以及美国东海岸码头工人合同到期谈判预期等的影响,企业的出货、物流节奏有所调整,数据也显示,部分产品往年出口旺季是在三季度,今年提前了一个多月。
4) 制造业景气、运价和其他国家出口情况均提示外需环境转弱。制造业景气方面,9 月全球制造业PMI 录得48.8%,较上月回落0.8 个百分点;美国Markit 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 和东盟制造业PMI 分别较上月回落0.6、0.8 和0.6 个百分点。运价方面,9 月SCFI 和CCFI 均价环比回落23.6%和14.0%,降幅较8 月走阔,其中欧洲、美东和东南亚航线运价跌幅较大。其他国家出口方面,9 月韩国和越南出口增速分别录得7.5%和8.4%,较上月分别回落3.9、7.7 个百分点。此外,美国8月耐用品订单环比零增长,较前值大幅下滑。
基数效应下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回落,汽车、船舶出口表现亮眼。9 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录得1844.2 亿美元,占当月出口金额比重达到60.7%,较上月提高1.2 个百分点。由于去年同期机电产品出口基数较高,9 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录得3.0%,较上月回落8.9 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速达到113.8%,较8 月增加53.2 个百分点,主要受价格层面的提振;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长较快,增速为25.7%,较8 月回落7.0 个百分点。
分国别看,9 月对俄罗斯出口增速改善,对欧盟、日韩等国家出口增速有明显回落。9 月我国对俄罗斯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6.6%,较8 月回升6.2 个百分点;对韩国、欧盟、日本、东盟和美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2%、1.3%、-7.1%、5.5%和2.2%,较上月分别回落12.6、12.1、7.6、3.5 和2.8个百分点。
往前看,考虑到影响出口增长的短期因素逐渐消退,预计10 月出口增速回升。一是去年10 月出口金额为年内次低,基数效应对出口增速的影响将由拖累转为提振。二是9 月出口受极端天气拖累有所滞后,相应的增量可能体现在10 月。三是半导体需求处于上行阶段,机电产品仍将支撑出口。但考虑到外需环境转弱的态势尚未扭转,预计出口增速回升的弹性有限。
风险提示:外需超预期走弱,贸易摩擦增加,全球半导体需求下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