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点评:短期因素扰动9月出口
2024 年9 月贸易数据点评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9 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8 月的8.7%回落至2.4%,彭博一致预期为6%;进口同比增速则由8 月的0.5%放缓至0.3%,彭博一致预期为0.7%。贸易顺差维持高位,9 月贸易顺差(美元计价)录得817 亿美元,同比增长8.8%,显示净出口或仍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9 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一方面受台风等短期因素的扰动,另一方面,红海事件导致航距拉长、美国码头工人谈判不确定性等因素均带来出口发货提前、出口旺季或较往年提早一个月,尤其是对欧美等地区。整体而言,虽然全球制造业周期有所放缓,但中国出口的“性价比”和竞争力优势仍显著,总体保持一定韧性。进口方面,9 月同比增速亦放缓,但季调后环比转正、部分商品的进口量同比也有所回升,随着9 月底稳增长政策加码,国内投资及消费需求边际改善可能推动后续进口企稳回升。
9 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部分受天气、旺季提前等短期因素扰动。9 月两次台风对长三角物流的影响较大,或影响港口出口订单;中东地缘风险上升、美国东海安码头工人合同到期谈判预期等导致企业出货节奏有所调整,海关总局亦表示今年出口旺季提前了1 个月左右;高基数亦对9 月出口同比读数形成制约。
此外,全球制造业周期走弱、半导体周期呈触顶迹象表明外需有所走弱,导致出口增速边际放缓。9 月全球制造业PMI 回落0.8pp 至48.8,连续3 个月低于荣枯线,其中新出口订单回落0.9pp 至47.5,或指示全球出口动能或有放缓。半导体周期也呈现触顶的迹象,9 月集成电路对整体出口的贡献从8 月的0.7 个百分点下降至0.3 个百分点,同期韩国出口同比从8 月11.4%下降至7.5%。
尽管9 月出口受短期因素和外需放缓的影响,但部分产品出口在“性价比”和竞争优势的推升下表现亮眼。9 月钢材和汽车出口维持了较高增长,两者合计贡献了出口增长的40%左右,或分别体现出我国较高能耗商品相对“性价比”,以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9 月钢材出口的贡献较8 月进一步增加0.1 个百分点至0.3 个百分点,延续“以价换量”的特征——9 月螺纹钢的内外价差仍高达60%左右,钢材出口量同比从8 月14.7%进一步上行至9 月26%。9 月汽车及配件出口增长仍高达13%,对出口的贡献达0.7 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9 月进口环比(季调后)从8 月-2.6%回升至0.2%;部分主要商品进口量同比大幅回升,铜材/钢材的进口量同比分别从8 月-11.3%/-20.3%回升至-0.4%/-13.5%。同时,9 月国内制造业PMI 中生产指数上行1.4 个百分点回升至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亦有边际改善,显示内需或边际企稳。
往前看,全球制造业周期走弱和11 月美国大选或导致出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中国出口仍有较强的结构性支撑——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性价比优势亦进一步强化,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有望保持高位;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已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动能;此外,若后续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预期及时间线较为明确,不排除在特定阶段出现“抢出口”效应,对短期出口形成拉动。具体而言,我国工业品相对价格优势仍较为明显,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亦带来出口结构性增长,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占出口的比重从去年的7.7%提高至8%,贡献了约14%的出口增长。综合来看,随着全球制造业周期增速回落,四季度全球贸易活动环比或继续减速,但在上述结构性因素支撑下,我国出口增速有望维持一定韧性。
对9 月具体分产品和国别的贸易数据分析如下:
分产品看,9 月机电产品增速放缓,对出口增长的贡献为1.8 个百分点,但汽车仍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受海外居民消费边际走弱的影响,轻工纺织出口同比降幅走阔;“性价比”优势下钢材出口加速上行,对出口贡献为0.3 个百分点。具体看:
轻工纺织同比降幅走阔。9 月轻工纺织出口同比降幅从1.7%走阔至8.1%,美国消费减速可能导致消费品类需求走弱。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其中电子链和出海链景气度亦有降低。9 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从8 月的11.9%放缓至3%,其中集成电路、电脑等设备增速分别回落11.9和6.6 个百分点至6.3%和4.2%,家电出口增速同比回落7.5 个百分点至4.5%,通用机械出口回落8.4 个百分点至2.9%,手机出口同比增速转负至-5.2%。
汽车及配件出口下行但保持较高增速。9 月汽车及配件出口增速较8 月下行7.1 个百分点至13%,汽车及配件对整体出口的贡献从8 月的1.1 个百分点小幅下行至0.7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出口同比下行7 个百分点至25.7%,量价拆分来看,汽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从8 月的38.6%下行至21.7%,隐含汽车出口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有所收窄。
钢材出口持续上行,但价格降幅走阔。9 月钢材出口增速从8 月的6.8%加速上行至11.3%。从量价拆分来看,9 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速为26%,对应价格同比为-11.7%,延续了2022 年四季度以来“以量换价”的特征。
分国别和地区来看,9 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普遍下行。具体看:
发达国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回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幅延续放缓态势。9 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回落2.8 个百分点至2.2%;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降12.1 个百分点至1.3%,环比增速(-10%)也弱于季节性,对欧盟出口下行或受红海事件影响、出口旺季有所提前。
亚洲地区中,受基数变化影响,对东盟地区出口同比继续回落,对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同比均转负。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回落3.5 个百分点至5.5%、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同比回落8.4 个百分点至-1.6%;对日本和韩国出口同比分别大幅下行7.6/12.6 个百分点至-7.1%/-9.2%。
对俄罗斯出口回升,对拉美、非洲出口亦有所回落。9 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速较8 月上行6.2 个百分点至16.6%,对拉美、非洲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6.3/5.2 个百分点至3.4%/-0.7%。
进口方面,9 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小幅下降0.2 个百分点至0.3%,季调后环比转正、部分商品的进口量同比也有所回升,显示国内需求可能边际企稳。分产品看,9 月能源进口回落4.6 个百分点至-4.1%,其中基数效应推动下,天然气进口加速上行至23.7%,煤炭同比增速回升1.6 个百分点至8.9%;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回落3.5 个百分点至5.1%,其中,汽车及配件进口同比增速回落19.5 个百分点至-16.4%,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增速回落0.1 个百分点至11.0%;工业金属及原材料同比转正,回升4.8 个百分点至1.9%,主因铜的同比增速大幅提升11.8 个百分点至10.1%,铜材的进口量同比也回升10.9 个百分点至-0.4%。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加大;内需回升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