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9月出口数据点评:台风和基数扰动9月出口放缓

9月出口数据点评:台风和基数扰动9月出口放缓

宏观研究 82

  核心观点

      9 月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我们认为可能受“台风”短期因素影响,9 月6 日、16 日台风“摩羯”和“贝碧嘉”接连登陆海南和上海,对航运造成干扰。我们认为在台风等短期不利扰动消除后,随着海外降息周期开启外需可能渐进修复,支撑我国出口在4季度保持韧性。9 月进口持续回落,未来政策组合拳落地后可能带动进口修复。

      9 月出口明显放缓,台风短期扰动较大。

      2024 年9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1.6%,前值8.4%,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放缓。1-9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18.61 万亿元,增长6.2%,较1-8 月同比6.9%有所回落。从贸易对象看,1-9 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韩国的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3%、2.7%、4.6%和-1.4%,其中,美国的出口仍然保持韧性高于欧洲或与美国进入新一轮耐用品置换周期有关。

9月出口数据点评:台风和基数扰动9月出口放缓

      我们认为9 月出口放缓有三大原因,一是9 月6 日和9 月16 日台风“摩羯”(中心17 级)和“贝碧嘉”(中心14 级)接连登陆海南和上海,对航运造成干扰。

      国新办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指出,9 月出口放缓和两次台风接连在长三角地区登陆相关,“历史数据也显示,台风对出口的影响持续时间比较长,台风过后船队的排期往往会顺延,出口有所滞后”。上海、宁波-舟山以及海南港口吞吐量约占我国沿海集装箱吞吐量的32.4%,2014 年以来数据显示集装箱吞吐量和出口同比增速同步波动,且从历史数据来看,台风登陆后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出现明显下行。今年7 月“派比安”(中心8 级,海南)和“格美”(中心12 至14 级,福建)登陆后对我国海南、广深、厦门港口产生影响,四港集装箱运力约占全国26.7%,台风登陆的7 月22 日至28 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56.8 万标箱,而台风前一周(7 月15 日至21 日)、以及台风后一周(7 月29 日至8 月4 日)的数据分别为631.3、610.5 万标箱,当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降至6.4%,而6 月、8 月出口增速分别为10.6%、8.4%,显示台风对出口的短期不利影响。除今年案例外,2021 年7 月台风 “烟花”(中心16 级) 登陆浙江,同样对上海及宁波-舟山港口有较大影响,两港约占我国集装箱吞吐量30%,当月出口同比增速7.52%,而6 月、8 月分别为19.69%、15.29%,对出口同样造成明显扰动。

      二是海外总需求边际放缓,2024 年9 月全球制造业PMI48.8,较8 月49.6 进一步下行,其中美国PMI 为47.2、欧元区为45、日本为49.7 均处于收缩区间。

      三是基期效应影响。2024 年10 月1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指出,去年9 月出口规模基数是年内的次高,制约了今年9 月的同比增速。

      我们提示,随着海外降息周期开启,外需可能渐进修复,在台风不利扰动消除后预计年内我国出口仍将保持韧性。

      性价比红利驱动我国机电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积极增长。

      “性价比红利”关注三大产业逻辑。1)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背景下,我国“性价比红利”受益“平替”逻辑。2)产业梯度、地缘政治和外交推动我国“性价比红利”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增长。3)发挥“性价比红利”,搭上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快车”。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积极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03 万亿元,增长8%,占出口总值的59.3%。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43.4%,集成电路、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22%、22.5%、15.5%。此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3万亿元,增长2.8%,前值4.2%。

      9 月进口回落主因内需影响,未来可能渐进复苏。

      2024 年9 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增速-0.5%,前值0%,连续两月处于较低位置;2024 年1-9 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长4.1%,较1-8 月同比增速4.7%继续回落。结构层面,1-9 月,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5%。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9.01 亿吨,增加了4.8%;铁、铝等金属矿砂11.38 亿吨,增加了4.9%。同期,集成电路、汽车零配件进口值分别增长13.5%、4.6%。消费品进口超过了1.3 万亿元。

      中国进口增速主要取决于内需,2014 年以来中国进口同比增速与制造业PMI 相关性显著。截至2024 年9 月,我国制造业PMI49.8,其中新订单指数49.1,较8月有所回升但依旧处于收缩区间。体现需求侧发力尚需稳固,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中共中央政治局9 月26 日召开会议,指出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展望未来,我们预计随着一揽子扩张型政策组合拳兑现并逐步起效(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为代表的“两新政策”、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财政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进口增速可能受我国总需求改善的影响同步渐进复苏。

      9 月贸易顺差817.1 亿美元,较8 月910.2 亿美元有所回落,主因出口放缓9 月贸易顺差保持高位。2024 年9 月贸易顺差817.1 亿美元,较8 月910.2 亿美元有所回落,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考虑我国中美利差、国际收支和汇率层面的压力,经常项目顺差的积极增长,一方面有助于对名义GDP 形成支撑,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和汇率压力。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若海外经济因风险事件出现大萧条,则外需大幅回落会大幅冲击我国出口。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超/林成炜 日期:2024-10-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