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资产配置日报:避险交易

资产配置日报:避险交易

宏观研究 78

  复盘与思考:

      10 月15 日,在事件因素的接连冲击下,股债商齐涨行情未能延续,市场转而演绎避险行情,股市下跌,债券上涨。股市方面,上证收益指数、沪深300 指数分别下跌2.52%、2.66%,小市值品种反而相对抗跌,中证2000 指数、万得微盘股指分别下跌1.17%、0.81%;中证可转债指数下跌0.19%;10 年、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6bp、2.0bp 至2.11%、2.27%。商品方面,黄金价格上涨0.55%,白银价格下跌0.57%;基建地产类商品方面,螺纹钢、铁矿石价格分别下跌0.72%、0.38%,而玻璃价格上涨6.85%。

资产配置日报:避险交易

      央行逆回购小额净投放,银行体系资金供给充足,流动性较为宽松。早盘央行逆回购单日投放规模提升至683亿元,对冲了417 亿元到期量之余,净投放266 亿元。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大体在4.5-4.6 万亿元左右,市场对于资金面保持乐观态度,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为43.3%,依然稳定在中性偏松区间。反映到资金利率上,R001 持稳于1.55%,R007 下行5bp 至1.83%,节后质押式回购价格逐渐进入新的稳态。

      不过,16 日资金面将迎来10 月的第一个挑战。7890 亿元MLF 即将到期,而参考8-9 月的操作习惯,10 月续作时点或在25 日,因此明日央行的逆回购投放量将变得尤为关键。出于“临时过渡投放”的不确定性,近期银行对负债端的管理始终相对谨慎,据各银行10 月16 日存单发行报价,部分大型国股行将1 年期成本提升2bp 左右至1.94%,一级的提价行为也对二级收益率产生了一定影响,9 个月及1 年期存单收益率上行约1bp 至1.94%。

      事件因素或是今日整个资本市场定价的主导力量,受到避险情绪的推动,午盘长债收益率加速下行。早间市场情绪相对平和,大盘股指基本持平前一日收盘,小盘股涨幅在1%左右,债市表现同样不温不火,据CNEX 分歧指数,基金、券商等交易盘多在卖出,债市收益率“短上长下”,但长端下行幅度基本在1bp 以内。午间市场对于朝韩地缘冲突升温的预期迅速走强,韩国军方称朝鲜炸毁部分两国连接通路,风险资产价格在午后应声下跌,债市交易盘迅速由卖转买,避险资金的注入使得长债收益重启下行,全天7-30 年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2-4bp 左右。

      地缘冲突的进展及预期变化需且行且看,后续预判债市发展的关键还是要抓住供给,和机构负债变化等核心变量。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还是在于理财规模的调整情况,赎回风波阶段性告一段落后,理财规模出现“触底回升”迹象。上周五(10 月11 日)理财规模降至低位,由国庆节收假首日的29.28 万亿元进一步缩减至29.03万亿元。不过,随着债市收益率逐渐修复,机构赎回压力缓释,本周理财规模企稳回升,截至10 月15 日,存续规模小幅反弹约1400 亿元至29.17 万亿元。理财规模的企稳回升,对于整个债市,尤其是信用板块,无疑是较大利好。

      A 股行情回调,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下跌2.53%,全天成交额16515 亿元,与昨日(10 月14 日)成交额相近(小幅放量25 亿元),较5 日均值缩量3515 亿元。全市15%的个股实现上涨,较昨日(10 月14 日)的95%明显下降。分市值来看,小微盘股回调幅度相对较小,国证2000 和Wind 微盘股指数分别下跌1.69%和0.81%,而沪深300 下跌2.66%。风格层面,价值与成长表现相近,国证价值指数下跌2.49%,成长指数下跌2.85%。

      分行业来看,在31 个SW 一级行业中,仅国防军工出现上涨,这或与近期局部地缘局势变化相关;不过其涨幅也在午间达到2.72%后却持续收敛,最终仅收涨0.08%。在回调的行业中,传媒行业跌幅较小,主要由游戏和电视广播行情支撑;商贸零售和纺织服饰回调幅度相对可控,或指向市场仍在交易提振消费的预期;地产表现同样靠前,或是因为10 月12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预期仍在延续。而美容护理、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石油石化等行业跌幅居前,延续了昨日的趋弱表现。

      市场避险情绪加重,乐观预期边际回撤。回顾昨日(10 月14 日)行情,市场受乐观预期驱动迎来反弹,同时计算机、商业航天等成长板块在产业利好的催化下大幅上涨。时至今日,市场的主导情绪由乐观转向避险,主要与地缘局势边际变化和美国大选可能产生的影响相关。事实上,市场在上午仍有AI 算力、汽车芯片、光刻机等成长行业的涨幅支撑,而随着避险情绪逐渐发酵,这些行业在收盘时涨幅一度归零甚至转负,市场行情因失去支撑而持续下跌,最终收于日内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行情热度虽然有所回撤,但政策预期仍在发挥作用。我们在《财政的力量》中提到,10 月14日金融、地产和基建均有出色表现,与2023 年7 月政治局会议后开后一周的行情结构较为相似。观察今日的行业表现,SW 地产、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指数分别下跌1.45%、1.47%和1.55%,在所有行业中回调幅度相对较小,银行下跌2.11%,同样跑赢上证指数和万得全A。这意味着市场对政策的预期仍未转向,行情回调可归因于事件性因素对做多交易的短期影响,后续增量政策对行情或仍有支撑作用。

      整体来看,市场行情自国庆假期后震荡回调,成交额在略高于1.5 万亿的水平波动,基本符合急涨之后进入博弈阶段的特征。与上周不同的是,本周增量信息相对更多,例如化债&发行特别国债等政策预期、地缘局势边际升温、特朗普获胜的预测概率上升等,市场充分定价这些信息或许还需要时间。另外,国新办将于10 月17 日(周四)上午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关注可能的增量政策以及后续地产行情。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乐蒙 日期:2024-10-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