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及三季度经济数据点评:三季度经济保持平稳 社零表现优于预期
事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4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预期值4.6%,前值4.7%。2024年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预期值4.6%,前值4.5%。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预期值3.3%,前值3.4%。2024 年9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预期值2.5%,前值2.1%。
n 9 月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现亮眼。受工作日天数增加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减弱的推动,工业生产整体呈现稳步回升,2024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较上月提升0.9个百分点,季调环比增长0.59%。分三大门类来看,9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较前值提升0.9 个百分点;9 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持平前值;9 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录得10.1%,较前值显著提高3.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9月份,41 个大类行业中有36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主要工业品出现分化。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较前值下降8.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较前值大幅提高9.9个百分点。另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4.6%、10.6%、4.6%。
1-9 月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9 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4%,持平于1-8月数值。分领域来看,1-9月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1%,较1-8月回落0.3个百分点,随着高温多雨天气影响的逐步消退,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9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1 个百分点,但弱于季节性,因此基建动能整体维持韧性。制造业投资方面,1-9 月累计同比增长9.2%,较1-8月加快0.1个百分点。政策层面强化了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尤其是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和10.3%。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1%,降幅较1-8 月收窄0.1 个百分点。此外,1-9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有所收窄,同比下降17.1%、22.7%,降幅继续较前值均收敛0.9个百分点。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筑底阶段,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降幅已连续三个月呈现收窄趋势。
n 9 月消费总体优于预期,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9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增速较前值上升1.1个百分点;季调后环比增长0.39%,为年内最高值。分消费类型来看,9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3%,较前值增加1.4 个百分点;尽管暑期消费热潮消退,但由于中秋节及国庆假期的提前出行效应,加之部分省市发放消费券,餐饮收入依然保持了较强韧性,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1%,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国家报废更新政策及各地方以旧换新置换政策稳定发力,“金九”车市发力,叠加“中秋”及“十一”节日效应,车市热度升温,9月汽车类商品零售回到正值,同比上升0.4%,较前值上升7.7个百分点。此外,8月24日,商务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鼓励地方将补贴的品种从8 类进一步扩展至其他家电,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地方层面落地的刺激,9 月家电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分别录得20.50%,较前值大幅增加17.1 个百分点。从经营单位所在地来看,9 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较前值提升1.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与前值持平。
n 三季度GDP稳定在目标区间内,四季度经济则需依赖增量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和支持。总体来看,三季度经济运行稳定,政策驱动有效提振了9 月份消费超预期回升,工业生产持续稳中有升。然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和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往后看,四季度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外贸领域可能面临进一步的风险释放,政策加码的必要性随之上升。因此四季度经济需要政策加码予以呵护,要推动现有政策的全面落实,增强政策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应尽早准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以应对潜在挑战。尽管今年以来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持续放缓,且市场传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和专项债加快发行等积极信号,但这些因素尚不足以显著提振基建投资,基建投资的改善仍需依赖后续政策的具体落实。此外,随着居民消费倾向以及收入预期的进一步改善,消费增长速度有望继续得到提振。同时,10 月1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释放的信号表明,房地产政策仍将以稳定市场为核心目标,房地产投资的复苏仍需依托房价的企稳和销售市场的回暖来实现。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持续收缩,出口景气度持续偏低;内需恢复缓慢,国内经济修复的速度不及预期;中美利差倒挂导致资金持续外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