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2024年四季度
核心观点
三季度GDP环比小幅改善,物价仍然偏弱。从量来看,三季度GDP同比4.6%,低于二季度的4.7%,环比0.9%,高于二季度的0.5%,但仍然偏低。从价来看,三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0.6%,二季度同比下降0.7%。9月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降至0.1%,创近43个月以来最低。9月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自2022年10月以来,PPI已经连续24个月同比负增长。
政策发力提振消费,但总体消费增速仍然偏慢。9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2%,增速改善1.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速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负增长,从-7.3%升至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速也从3.4%跳升至20.5%。我们估算汽车和家电分别贡献了9月社零增速改善0.8和0.5个百分点,基本解释了9月社零的增速上升。汽车和家电消费改善主要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提振。
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缓解实体经济还本付息压力。9月24日以来,货币宽松进一步加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贷款利率、存量房贷利率普降,我们测算2024年出台的货币宽松可能让实体经济付息负担减少1.3万亿元(年化,GDP的1%左右),续贷政策也有助于降低债务风险。
财政政策有望加码。10月12日,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同时,财政部强调中央政府的债务融资规模和赤字水平仍有较大空间。
近期货币、资本市场、房地产等政策加力,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也传递出政策发力信号[2],市场反映积极。
但在需求缺口持续累积的背景下,逆周期的财政政策是扭转经济基本面的关键。
重点观察
财政政策的发力节奏与方式;海外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搜索
概念板块
机器视觉(60)硅锰(1)虚拟电厂(44)百度概念(85)工业母机(79)教育(15)数字阅读(18)重组蛋白(13)辅助生殖(52)国际铜(3)煤化工(68)QFII重仓(386)纸浆(4)鸿蒙概念(58)混合现实(28)上海(433)AIPC(28)跨境电商(113)辽宁(77)不锈钢(8)乡村振兴(122)世界杯(18)尾气治理(30)中证500股指期货(1)高带宽内存(11)证金持股(202)海绵城市(33)动力电池回收(35)生物制品(75)减速器(49)肝炎概念(42)北京(466)珠宝首饰(15)豆油(1)参股银行(209)幽门螺杆菌概念(51)硅铁(8)锂电池(367)广电(24)太阳能(370)6G概念(25)家用轻工(32)电商概念(313)医疗美容(66)成渝特区(80)降解塑料(66)烧碱(5)星闪概念(27)沪深300股指期货(1)电源设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