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9月财政数据点评:积极信号的由虚向实

2024年9月财政数据点评:积极信号的由虚向实

宏观研究 74

  事件:10 月25 日,财政部公告,1-9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059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31715 亿元,同比下降5.3%;非税收入31344 亿元,同比增长13.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10 亿元,同比下降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349 亿元,同比增长0.6%。

2024年9月财政数据点评:积极信号的由虚向实


      “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不再仅是政策基调,数据上也开始有了体现。从9月政治局会议的“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到10 月财政部新闻发布会的“确保重点支出力度不减”,再到今日公布的前三季度财政数据,财政的发力开始体现在数据上——9 月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已突破2015-2023 年间的上限,加大对教育、社保与就业等与民生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当然,支出端的发力离不开收入端好转的“相助”,时隔9 个月之久,公共财政收入终于回归正增长区间,但背后更多是源于非税收入的贡献。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走出负增长区间。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为2.5%(8 月为-2.8%),时隔9 个月之久终于成功由负转正,不过1-9 月完成全年序时进度72.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历史同期(2019-2023 年)而言还是偏慢,后续尚待经济企稳复苏后增厚财政收入。

      不过增速转正的背后仍是依靠非税收入。从9 月的数据来看,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增速的分化比较大——9 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为-5.0%,而非税收入却高达25.2%。财政部指出未来将“密切跟踪非税收入变化情况,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得乱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费”,或说明当前非税收入的高增可能仅于一时,后续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税收收入企稳回升才是财政收入好转的“硬道理”。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发力的未完待续。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同比增速上录得5.2%(8 月为-6.7%),在规模上已突破2015-2023 年间的上限,这也说明9 月政治局会议上所强调的“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在数据上也开始得以印证。

      如何定义“必要”?从9 月财政支出细项数据表现可以“见微知著”。从细项数据来看,9 月在增速上“拔得头筹”的项目为农林水事务(12.5%)、社保和就业(12.4%)、卫生健康(7.0%)、教育(4.8%)。虽然基建相关支出的力度也在走高,但不敌民生相关支出——9 月民生相关支出同比增速为7.5%(8 月为-7.8%),而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仅为3.8%(8 月为-10.9%)。这也与往后财政开始注重“保民生”、“稳消费”的路径相吻合。

      政府性基金收入:地产的复苏,仍在路上。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处于较低水平,不过其降幅有了明显的收窄(从8 月的-34.4%收窄至9 月的-14.2%)。

      主因在于作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成分”的土地出让收入,其同比增速从8 月的-41.8%收窄至-18.8%。明显收窄的降幅说明前期释放的一系列利好房地产政策开始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而依旧为负的同比增速表明当前距离土地市场的完全好转尚有距离。

      政府性基金支出:“急转弯”的背后不仅是收入端的复苏,更是专项债发行进度的加快。9 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为34.2%(8 月为-14.0%),增速“急转弯”的背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政府性基金收入端迎来修正,政府性基金预算通常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从而带动政府性基金支出端也开始改善;另一方面,8-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提速,这也促使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走阔。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钟渝梅 日期:2024-10-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