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报告:政府债供给 年内还有多少?

宏观专题报告:政府债供给 年内还有多少?

宏观研究 93

  财政部发布会表示“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或对年底政府债供给产生影响。本文试图对该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供参考。

      年内既定政府债务融资发行情况如何?新增专项债已全部发行,国债、一般债进度均良好国债全年计划发行43400 亿元,1-10 月净融资进度达86.2%,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四季度完成全年发行计划是大概率事件。根据今年财政预算草案,国债净供给合计43400 亿元,包含中央财政赤字334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0000 亿元。1-10 月国债净融资已达到3.7 万亿元,占年初目标的86.2%,明显超过2019 年以来国债净融资的节奏。

      地方政府债方面,新增专项债在三季度明显追赶进度,1-10 月累计发行规模已经达到预算计划的100%。根据今年财政预算草案,全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安排3.9 万亿元,下半年发行明显提速,到10 月累计发行规模已经达到3.9 万亿。财政部发言人10 月25 日表示“年内各地共有2 万亿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或指向专项债使用的进度较慢。

      新增一般债发行进度持平于2023 年,略逊于2022 年,1-10月累计发行规模达到计划的91%。

      新增地方一般债是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的一部分,年初财政预算设定规模为7200 亿元,到10月累计发行规模超过6500 亿元,达到全年目标的91.1%,完成全年发行规模概率同样较大。

      财政部发布会或能带来多少政府债供给?年底净供给或在1.7 万亿元至3.6 万亿元之间。

      财政部表示要“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若以9 月收入增速推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年初预算目标还相差1 万亿元左右。1-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仅为-2.2%,和年初财政预算目标(3.3%)相比低5.5 个百分点。考虑到9 月收入有回暖迹象,我们分两个假设估算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得出收入距预算目标可能还相差1 万亿元左右。

      财政可以选择动用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增发国债的方式来弥补上述财政收入缺口。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方面,一是财政部发布会提出的4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或可填补;二是尚有8300 亿元国债结存限额,从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来看可能动用。增发国债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本次人大常委会已确定在11 月4 日-8 日召开,或需密切关注。

      财政部发布会明确提出“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若推进速度较快或也会影响年底政府债务供给节奏。另外,注资商业银行也会带来政府债供给,或分批分次推进。综合考虑国债发行计划、化债和注资商业银行规模后,我们推算出年底政府债务净融资的三条可能路径,对应11-12 月政府债务净供给在1.7 万亿元至3.6 万亿元之间。

      财政若集中发债对流动性的影响? 央行操作或对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短期。

      若财政发债规模接近预测上沿,央行或需通过降准等方式适当对冲。央行降准早有预告。9 月24 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 个百分点。”化债更多是中长期安排,如2015 年化债安排三年左右的过渡期。本轮化债或并不急于在年底集中推进。财政化债第一轮始于2015 年8 月,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人大常委会上提请增加15.4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安排三年左右的过渡期实施债务置换。本轮化债,蓝部长表示“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其时间维度或可参考2015 年经验。

      财政注资商业银行若选择定向发行,且部分或全部由央行持有,对流动性影响相对较小。1998年特别国债注资商业银行选择定向发行,2007 年1.55 万亿元特别国债中有1.35 万亿元向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并最终由央行持有。当前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操作正逐渐成熟,若政府债集中发行对流动性产生影响,央行或可择机操作,以平抑流动性冲击。

宏观专题报告:政府债供给 年内还有多少?


      风险提示: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财政年底发债计划或平滑至明年年初。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日期:2024-10-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