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财政数据点评:9月财政支出边际改善
2024 年10 月25 日,财政部公布2024 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数据:
1)1-9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059 亿元,同比下降2.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79 亿元,同比增长2%。
2)1-9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861 亿元,同比下降20.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448 亿元,同比下降8.9%。
点评如下:
公共财政收入:非税收入继续上拉财政整体收入1-9 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延续为负,其中,税收收入同比持续负增长,一是源于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二是源于经济活力仍待提振,尤其是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再创年内新高,主要是各级政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共拉动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增长10.8 个百分点。从公共财政收入进度来看,1-9 月,公共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年预算的72.8%,低于2019-2023 年的平均水平(77.8%)。
分税种来看,前三季度整体上,税收表现较好的行业主要是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带动的文娱、交运行业;铁路、船舶等制造业也顶住基数压力实现税收正增长。9 月主要税种的边际变化中,1)1-9 月国内增值税收入同比降幅较1-8月扩大,可能源于9 月PPI 同比再度走弱,价格拖累加剧。2)1-9 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降幅较1-8 月缩窄,与工业企业盈利数据表现有一定背离,或源于9月是“税收小月”,税收收入的小幅波动对同比读数的影响较大,其改善的持续性仍待考量。3)1-9 月消费税收入同比涨幅较1-8 月回落,主要源于高基数。
公共财政支出:稳增长加力
前三季度整体上,财政支出节奏呈现先快后稳的特征——年初的支出速度较快,随后发力趋于审慎,坚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9 月支出的边际变化上,1-9 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较1-8 月增加0.5 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速改善较多,显示稳增长开始加力。从公共财政支出进度来看,1-9 月,公共财政支出完成了全年预算的70.7%,低于2019-2023 年的平均水平(72.3%)。
投向结构方面,与1-8 月相比,1)1-9 月公共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持增加较多,三大子领域(教育、社保和就业、卫生和健康)的支出均增速均有升温。2)1-9月公共财政在基建领域(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运)维持较强水平,尤其是农林水领域,显示稳增长政策已加力推进。3)1-9 月公共财政在科技文体领域(科技、文旅体传媒)则略有降温。
政府性基金收支:支出端明显改善
在收入端,1-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延续两成以上的降幅,其中,土地出让收入的当月同比增速虽有改善,但仍然有-18.8%的降幅,土地市场低迷依然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拖累。在支出端,1-9 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降幅较 1-8 月明显收窄,9 月的当月同比增速达到34.2%,而8 月的这一增速仅为-14.0%,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大幅改善或源于9 月专项债资金落地提速。结合公共财政支出来看,9 月广义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当月同比增速达到12.6%,较8 月增加21.4 个百分点,充分显示财政支出加力特征。
再往后看,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10 月20 日,年内各地共有2 万亿专项债券资金(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资金)可安排使用,随专项债资金使用进度加快,四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有转正可能。从政府性基金收支进度来看,1-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了全年预算的43.6%,低于2019-2023 年的平均水平(59.3%);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了全年预算的50.3%,低于2019-2023 年的平均水平(58.5%)。
展望四季度:定调明确,静候加力
10 月12 日财政部发布会上提及“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若“预算目标”是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目标(即不含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不含债务收入),则四季度的公共财政收支增速分别需要达到21.6%、9.2%,任务仍较艰巨,尤其是收入端压力较大。
若“预算目标”是指包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在内的总预算,则四季度公共财政收入端具有一定灵活调整的空间。
投向结构上,根据财政部发布会定调,未来财政重点支出的方向包括:科技、教育、城乡居民基础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领域,以及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
风险提示
1)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若经济环境有超预期变化,税收基数将有较大变化。
2)政策变化超预期:若有超预期的政策出台,财政支出的规模、节奏将会有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