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PMI重回线上的信号:5%稳了吗?
事件:2024 年10 月制造业PMI 为50.1%(前值49.8%);非制造业PMI 为50.2%(前值50.0%)。
核心观点:10 月制造业PMI 延续超季节性反弹、时隔5 个月重回扩张区间;其中:除了出口订单回落,其余分项多数回升,与10 月高频数据普遍反弹相互印证,应与本轮政策效果显现有关。往后看,更多新的增量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修复,全年5%左右的GDP 增长目标有望完成;短期关注11 月上旬的三件大事:4-8 日人大常委会会议、5 日美国大选、6-7 日美联储议息会议。
1、10 月制造业PMI 升至扩张区间,强于预期和季节性;非制造业PMI 也回升。
10 月制造业PMI 为50.1%,较前值继续反弹0.3 个点,强于预期和季节性(2015-2019 年10 月PMI 平均环比回落0.2 个百分点),是今年4 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10 月非制造业PMI 回升0.2 个百分点至50.2%,其中服务业PMI 回升0.2 个百分点,建筑业PMI 回落0.3 个点百分点。10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回升至50.8%,指向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应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显现有关。
2、分项看,重点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的5 大信号:
1)供需指数均反弹,供给仍强于需求。供给端,10 月PMI 生产指数52.0%,较上月回升0.8 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扩张区间。高频看,10 月焦化、PTA、汽车开工率、粗钢产量等传统生产高频指标多数反弹,指向工业生产有所回升。需求端,10月PMI 新订单指数回升0.1 个百分点至50.0%,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47.3%,指向内需有所好转,外需继续走弱;行业看,通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供需增长较快,家具、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偏弱。
2)出口订单回落,进口订单反弹,10 月出口增速可能反弹。出口端,10 月新出口订单回落0.2 个百分点至47.3%,连续6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高频看,10 月前20 日韩国出口同比-2.9%(9 月-1.2%),出口运价高位回落,指向外需可能有所放缓;但考虑到9 月台风扰动减退,预计9 月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反弹;进口端,10 月进口订单回升0.9 个百分点至47.0%,侧面验证内需有所好转。
3)价格指数大幅反弹,预计10 月PPI 同比-2.8%左右;库存被动去化。价格端,受内需好转、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影响,10 月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大幅反弹8.3、5.9 个百分点;但受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预计10 月PPI 同比仍偏低,可能为-2.8%左右(前值-2.8%)。库存端,10 月PMI 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分别变动0.5、-1.5 个百分点,可能是需求好转导致的被动去库。
4)大中企业景气反弹,小企业景气回落,就业形势有所好转。10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变动0.9、0.2、-1.0 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景气连续6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指向本轮经济反弹主因政策驱动,大企业更受益;就业方面,10 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升0.2、0.9、2.7 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5)服务业景气重回扩张区间,建筑业景气低位震荡。服务业方面,10 月服务业PMI 回升0.2 个百分点至50.1%,重回扩张区间。从行业看,受国庆假期带动,与居民旅游出行相关的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景气回升较多。建筑业方面,10 月建筑业PMI 回落0.3 个百分点至50.4%,仍处于历史低位。
3、总体看,10 月PMI 延续回升,时隔5 个月重回扩张区间。制造业PMI 在9月大幅反弹后,10 月延续修复态势,时隔5 个月重回扩张区间;除了出口订单回落,其余分项多数回升;这与10 月地产、基建、汽车消费等高频数据普遍反弹相互印证,可能与9 月下旬政策持续发力效果显现、推动居民企业预期好转有关。
4、往后看,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修复,短期关注11 月上旬的三件大事。政策面看,继续提示,我国政策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更多新的增量政策应正在储备、并有望陆续出台,可能的包括:年底再降准、明年一季度可能进一步降息,新一轮消费补贴等。短期密切跟踪11 月上旬的三件大事:一是11 月4-8 日人大常委会会议,关注本轮财政扩张的实际力度;二是11 月5 日美国大选,关注特朗普和哈里斯谁将胜选;三是11 月6-7 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关注降息幅度和后续指引。基本面看,前三季度GDP 累计同比4.8%,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修复态势,全年5%左右的GDP 增长目标有望完成。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超预期、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统计误差和口径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