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手:新媒体繁荣下的金融风险
抽丝剥茧:市场情绪因子影响资产定价,流动性等因子影响价格波动并累积系统性风险。
新媒体通过影响市场情绪间接作用于资产定价:我们构建了情绪风格因子,发现情绪风格因子与个股暴露之间存在正反馈过程,这一正反馈机制在短期内可能使市场中的非理性交易增加,放大股票涨跌幅,导致市场波动率上升,最终累积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流动性因子与股价波动:新媒体信息传播量与市场交易活跃度存在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剧了股价波动,使其偏离基本价值。量化基金参与及散户占比较高等因素可能进一步放大新媒体对资金端的影响,流动性因子与股价波动的关联性不容忽视;渠道活跃度与大盘走势具有双向非线性相关性:新媒体对渠道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渠道活跃度以及提高金融投顾、客服等平台的用户转化率。尽管渠道活跃度与大盘走势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但从2014年1月至今,在几段较为显著的上升下降时间窗口期,渠道活跌度与大盘走势均呈现同向变动趋势。
前车之鉴:硅容银行挤兑破产事件及GameStop轧空事件凸显新媒体对金融风险的“放大器”和“加速器”效应。硅谷银行的破产是由美联储加息、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客户集中度高以及市场恐慌和挤兑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GameStop事件中,散户投资者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形成群体效应,导致股价剧烈波动。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加速了对特定事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信息传播机制的变迁通过加速信息流动、增加网络连接的复杂性以及强化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防微杜渐:政策及市场预期管理尤显重要。当前,全球降息宽松周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新媒体更容易放大市场对政策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例如在牛市预期下,新媒体上的乐观情绪可能迅速蔓延,加剧市场波动。在此景下,金融监管部应加强对新媒体内容的监管,打击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维护市场稳定。此外,新媒体的繁荣将对市场预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引导政策及市场预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监管机构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市场预期,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系统性风险可能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