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10月PMI数据解读:PMI 重回“双扩张”

10月PMI数据解读:PMI 重回“双扩张”

宏观研究 64

  事项:

      10 月31 日,10 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公布,其中制造业PMI 为50.1(环比+0.3pct);非制造业为50.2(环比+0.2pct)。

      结论:本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 双双回升至扩张区间,主要指标均出现改善,显示社会预期在9 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得到显著提振。预期叠加传统“秋旺”,四季度经济数据迎来“开门红”。

      前瞻地看,不可低估各地特别是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在宏观政策的持续带动下,有望以资本市场为支点,进一步撬动预期和信心,进而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逐步形成正反馈闭环。

      具体来看,10 月PMI 有以下几点特征:

      旺季制造业生产、需求同时修复,但生产回升幅度明显快于需求,产需缺口仍在走阔。从相对变化看,“产需差”显著走阔:一方面新订单边际企稳(+0.1pct),另一方面生产大幅回升(+0.8pct),“产需差”相应走阔0.7pct 至2pct。从绝对水平看,生产在连续2 个月修复后回升至52;而“三大需求”分化仍较为明显:一方面,新订单(+0.1pct 至50)和现有订单(+1.4 至45.4)有所企稳;另一方面,新出口订单(-0.2pct 至47.3)仍在下滑。三者均未回升至扩张区间。

      原材料主动补库,价格指标显著企稳。库存方面,随着产需同时改善,企业生产提速带动原材料库存低位回升(+0.5pct 至48.2),销售改善下成品库存显著下降(-1.5pct 至46.9)。与此同时,价格指标显著改善,投入品涨幅大于产出,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一定压制。购进价格指标低位跳升(+8.3pct 至53.4),非金属、金属、黑色、化学原料、电气机械、汽车改善明显;出厂价格回升幅度略小(+5.9pct 至49.9),医药、农副食品、黑色、非金属等反弹较快。

      非制造业PMI 同步改善,韧性主要来自服务业。服务业PMI 小幅回升(+0.2pct 至50.1),主要受消费性服务业拉动。建筑业PMI 小幅下滑(-0.3pct 至50.4),但新订单有所回暖。建筑业的拖累主要来自房屋建筑业(-4.1pct 至46.6),而土木工程(+2.2pct 至55.2)、建筑安装装饰及其它建筑业(+6.1pct 至51.5)显著回暖。

      中观行业表现分化,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景气行业数量均有所上升。15 个制造业行业中11 个(73%)位于景气区间,较前月(60%)进一步改善,汽车制造、通用设备、计算机、纺织服装等表现相对较好。19 个非制造业行业中12 个(63.2%)位于景气区间,较上月的8 个(42.1%)有所增加。运输物流(航空运输、邮政、铁路运输、水上运输)及电信传输等表现相对较好。

      制造业

      10 月制造业PMI 延续上个月以来的修复态势,离开持续5 个月的收缩区间,回升至荣枯线上方(50.1)。

      本次回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超季节性特征,且主要分项均有所回暖,指向9 月26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前后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社会信心和预期带来显著提振。从季节性角度观察,9-10 月属于制造业“秋旺”,但今年10 月走势显著强于近年平均水平(2020-2023 年10 月平均环比-0.53),指向超季节性因素主导。

      分贡献度看,除配送时间外,所有科目均构成正贡献,按影响大小分别是生产(贡献+0.2pct)、原料库存(贡献+0.05pct)、雇员(贡献+0.04pct)、新订单(贡献+0.03pct)、配送(贡献-0.015pct)。

      旺季制造业生产、需求同时修复,但生产回升幅度明显快于需求,产需缺口仍在走阔。从相对变化看,“产需差”显著走阔:一方面新订单边际企稳(+0.1pct),另一方面生产大幅回升(+0.8pct),“产需差”相应走阔0.7pct 至2pct。从绝对水平看,生产在连续2 个月修复后回升至52;而“三大需求”分化仍较为明显:一方面,新订单(+0.1pct 至50)和现有订单(+1.4 至45.4)有所企稳;另一方面,新出口订单(-0.2pct 至47.3)仍在下滑。三者均未回升至扩张区间。

      原材料主动补库,价格指标显著企稳。库存方面,随着产需同时改善,企业生产提速带动原材料库存低位回升(+0.5pct 至48.2),销售改善下成品库存显著下降(-1.5pct 至46.9)。与此同时,价格指标显著改善,投入品涨幅大于产出,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一定压制。购进价格指标低位跳升(+8.3pct 至53.4),非金属、金属、黑色、化学原料、电气机械、汽车改善明显;出厂价格回升幅度略小(+5.9pct 至49.9),医药、农副食品、黑色、非金属等反弹较快。

      随着产需两端同时企稳,增量政策持续落地,企业预期显著提振。预期方面,制造业预期上升2pct 至54,接近上半年水平。分规模看,大小企业分化加剧:大型企业显著改善(+0.9pct 至51.5);中型企业温和回升(中型+0.2pct 至49.4);小型企业显著走弱(-1pct 至47.5)。“大小企业差”扩大1.9pct 至4pct。

      分行业看,15 个行业中11 个(73%)位于景气区间,较前月(60%)进一步改善,汽车制造、通用设备、计算机、纺织服装等表现相对较好。

      非制造业

      10 月非制造业PMI 同步改善,韧性主要来自服务业。非制造业景气度环比回升0.2pct 至50.2,在较低基数下,表现好于近年同期的季节性(2020-2023 年10 月平均回落0.88pct)。从结构看,服务业企稳、建筑业有所下滑,但两者均位于荣枯线之上。

10月PMI数据解读:PMI 重回“双扩张”


      服务业PMI 小幅回升(+0.2pct 至50.1),主要受消费性服务业拉动。一方面,受国庆长假、股市回暖等因素提振,消费性服务业显著改善(+2.1pct 至52.5),表现好于近年同期。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景气度并未随生产改善出现回升,跌至荣枯线下(-2.6pct 至49)。

      建筑业PMI 小幅下滑,但新订单有所回暖。建筑业PMI 小幅下滑0.3pct 至50.4,明显低于过去3 年同期平均水平(56.2),但新订单在低位有所回稳(+4 至43.5)。具体来看,10 月建筑业的拖累主要来自房屋建筑业(-4.1pct 至46.6),而土木工程(+2.2pct 至55.2)、建筑安装装饰及其它建筑业(+6.1pct至51.5)显著回暖。

      从分项指标看,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与制造业情况相似,非制造业价格指标有所企稳。当月投入与产出价格指标双双回升,且幅度相同(+2.4pct),指向企业利润率指标基本稳定(保持-2.1pct,但需注意投入价格位于荣枯线上(50.6),产出价格位于荣枯线下(48.5),企业实际盈利压力可能仍在恶化)。

      二是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分化,与上月相似,大小型企业表现偏弱,中型企业则相对稳健。当月大、中、小型非制造业企业PMI 环比分别-1.2pct、+1.6pct 和-2.0pct。三是分行业看,受国庆出游等因素影响,仍是运输物流类表现相对突出。19 个非制造业行业中12 个(63.2%)位于景气区间,较上月的8 个(42.1%)有所增加。运输物流(航空运输、邮政、铁路运输、水上运输)及电信传输等表现相对较好。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动荡,海外经济进入衰退。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地/董德志 日期:2024-11-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