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经济:强基固本 跑出加速度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2024 年10 月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预计四季度GDP 增速有望小幅回升。从结构上看,10 月仍维持供给端修复较快,但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制约性因素依然存在,年内经济或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大类资产方面,近期超预期政策组合拳聚焦于货币、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有助于改善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及风险偏好。我们认为,短期A 股与港股均处于反弹阶段,未来需关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扩围加码和海外地缘形势变化对我国基本面的影响。固定收益领域,短期预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呈现震荡走势,中长期而言,若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总需求政策,才会形成债市逻辑反转。
工业生产保持韧性,利润压力需关注
10 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我们预计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为4.8%。前期工业稳增长推动供给先行,政策组合拳对有效需求的带动仍需一定过程,工业企业盈利多重承压,对工业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影响,但总体仍能保持韧性。受国庆假期及资本市场活跃影响,10 月份服务业景气总体平稳,景气度有所回升。
预计10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前值+3.1%)。其一,从乘用车数据来看,“十一”国庆节期间,乘用车市场热度提升显著,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和环比增速均为正,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其二,从出行数据来看,城市内出行和跨城属性均有所回暖,假期期间航班明显回升。其三,从房地产销售数据来看,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大幅改善,对地产后周期消费修复有支撑。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于放缓,制造业挑大梁
我们预计,2024 年1-10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为3.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制造业投资增长9.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据我们测算,9 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前值2.0%),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前值8.0%),基础设施投资(统计局口径)增长2.2%(前值1.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4%(前值下降10.2%)。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工器具购置延续涨势,1-9 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涨幅为16.4%,对应9 月当月同比增速为13.8%,是资本开支的重要支撑。我们认为,在政策端强化对设备更新的支持下,技术改造投资或成为投资需求的增量弹性来源。此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维持涨势,1-9 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0.3%。
“性价比红利”支撑出口,进口仍有改善空间预计2024 年10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4.4%,人民币进口增速为1.4%。我们提示,关注出口“性价比红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重视三大逻辑:
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 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和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CPI 低位回弹,PPI 降幅收窄
我们预计,10 月CPI 同比增速为0.5%(前值0.4%),环比增速为-0.1%,CPI 表现为一定回暖态势。工业消费品下行压力未见显著缓解,服务价格受国庆节日效应总体稳中有升。总体上看,我们认为CPI 有望小幅回升。PPI 方面,我们预计10 月PPI 同比增速为-2.2%(前值-2.8%),环比增速为0.6%,同比降幅较9 月有所收敛,库存周期难以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中游制造业产能出清或需经历较长一段时间。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目前的政策强度更多指向提振信心,对终端需求和供需缺口弥合的实质性改善仍需观察,特别是具有针对性的增量地产、消费等总需求侧政策陆续出台,才有可能进一步判定PPI 的筑底信号。
就业总体平稳,关注潜在压力
我们预计10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较前值持平,符合季节性特征。就业政策持续发力,经济总体平稳助力就业平稳。
我们认为,就业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但根本上还需依靠企业主体恢复内生动力扩大用人需求。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企业对未来的经营预期、盈利能力的切实改善,才能扩大对青年劳动力、农民工等群体的用工需求。当前经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使得企业经营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工业企业利润多重承压,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将会受到压制,尤其是对青年毕业生的冲击较大。
若企业盈利多重压力持续未得到缓解,则应关注向农民工就业压力进一步扩散的潜在风险。
预计10 月金融数据仍然承压
预计10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4000 亿元,同比少增约3400 亿元,对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7.9%;社融新增1.4 万亿,同比少增约4400 亿元,增速回落0.2 个百分点至7.8%;M2 增速6.7%,前值6.8%,再次小幅回落;M1 增速为-6.7%,前值为-7.4%,财政资金的逐步拨付、使用可能对M1 数据逐步产生正面带动,值得关注。近期降准+降息超预期体现货币政策积极维稳经济、为实体部门降成本的政策诉求较强,预计今年至明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风险提示
1) 地缘冲突扩大化驱动我国产能过剩化解,使得中国经济意外上行。
2)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