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一个跨越范式的“老框架”
2024 年前四个月、以及九月中旬以来,在美国经济需求较强、美债利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黄金突破关键点位、屡创新高。所以我们认为市场往往基于“美国经济衰退”和“利率趋势下行”来推黄金的主流逻辑可能并不牢靠。此外,“去美元化”的叙事也是推黄金的另一个主流逻辑,但中短期难以证实或证伪、亦不好跟踪。
我们在2023 年8 月报告《从新宏观范式看利率与金价共振》中明确指出,在“新宏观范式”下,我们坚定看好金价和美债利率的长期趋势上涨。在本报告中,我们试图寻找自1971 年美元和黄金脱钩以来,黄金定价不变的逻辑。
卡尔马克思说,“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兼具货币和贵金属属性,确定了黄金定价的底层逻辑。
作为货币,黄金的供给相对有限,不受国家信用扩张的影响,因此相对美元具有抗通胀和抗国家信用风险的特征。这使得金价在宏观层面有两个穿越范式的定价逻辑,即通胀和财政。前者意味着,美国通胀抬升,即美元对内贬值,黄金相对美元升值。财政逻辑反映在金价与美国联邦赤字率的同步性。持续的财政扩张透支美元信用,黄金的配置价值提升。
作为一种贵金属,黄金供需决定金价。由于金矿供给量相对稳定,主要的影响来自需求侧。这其中,全球央行购金是1971 年以来尤其是2022 年以来实际金价的主导因素,并遵循财政逻辑,在美国赤字上升期加大购金力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及新兴市场整体来看央行外储中黄金占比仍较低。此外,投资性需求(包括金条投资和ETF投资)受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长端美债实际利率的影响,波动较大,特别是2003 年推出的黄金ETF,是2006 年至2021 年期间金价波动的重要推手。
有意思的是,可能出于对冲的考虑,过去一年金价与美国AI股相关性明显提升,在AI叙事未能在美国证实或证伪前我们预计高相关性可能延续,但我们认为长期金价最大的风险可能是AI。如果美国能够通过AI成功实现再工业化并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将缓解通胀和财政赤字压力,巩固美元信用,黄金牛市可能终结,正如1990 年代的信息技术浪潮。而如果美国的AI革命被证伪,黄金或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