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研究:关税预期如何影响“抢出口”

宏观专题研究:关税预期如何影响“抢出口”

宏观研究 84

  虽然离点票日只有一天,但美国总统选举依然焦灼。在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情形下,美国对中国、中国加工贸易伙伴国,甚至全球大幅加征关税的概率或将上升(参见《内需温和回升,外围波动加大》,2024/11/4)。这一情形下,中国出口商可能如何应对?本文复盘2018-19 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经验及个别品类加征关税前后的出口趋势变化,梳理关税政策对出口节奏的扰动、以及分行业的不同“反应方程式”。

      1. 美国大选结果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如果加征对华关税,贸易商“抢出口”或集中在明年上半年

      如果特朗普当选,加征关税幅度或超过2018-19 年间。特朗普竞选期间多次宣称将对各国普遍征收10%的关税,对特定国家征收60%的关税,但鉴于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和市场估值均在高位,通胀未回落到联储目标区间,进口成本大幅跳升对通胀及市场情绪的冲击或难以忽视,对特定国家加征60%的关税实际未必能严格推行。这一情形下,假设美国或在明年1 季度宣布关税方案,在2-3 季度逐步开始加征关税、最终将关税水平净增20-30 个百分点左右。若出现不同情况,假设路径将有所调整。

      历史经验显示,通常在关税时间线明确至关税方案落地之间约1 个季度的窗口期呈现较为明显的“抢出口效应”。上述情景下、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推高出口增速强于季节性水平。同时,从国际对比来看,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速并未有明显高于周边亚洲国家、或体现出今年并未出现大规模抢出口效应——今年5-7 月中国与韩国出口金额环比变化幅度较为接近,而弱于越南;仅有部分明确品类、由于已明确出台加总关税的时间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抢出口”现象,比如对巴西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在1-5 月增速大幅上行、今年上半年对美国的光伏/储能电池的出口增速明显强于欧盟。

      2. 复盘18-19 年中美贸易摩擦、学习效应逐步凸显,单位体积价值高/库存低品类“抢出口”或更明显

宏观专题研究:关税预期如何影响“抢出口”


      复盘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下,彼时贸易商可能对加关税等政策仍有疑虑,并未充分对此进行预期及规划,叠加前两轮的加关税政策从宣布到实施的窗口期较为短暂,“抢出口”现象并不明显,但2019 年关税政策落地前2-3个月内清单产品出口呈现1-2 成的同比回升。分品类而言,2018-19 年,汽车、飞机、光学仪器等单位体积高附加值产品在较短的“抢出口”窗口期内出口同比增速较非清单商品提升10-20 个百分点,而纺服、家具、机械器具等或由于加征关税较晚、时间维度较长,叠加库销比位于1995 年以来65-85%的较高分位值,抢出口期间增速上行幅度约5-10 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出口竞争力全方面的提升,中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中美贸易差额亦仍在高位。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关税预期或引发更为显著的“抢出口”效应。根据IMF 的统计,2023 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全球贸易顺差国比重达到27%、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占全球的比例亦超过13%、较2018 年的11.8%进一步上行,且占比已超过同期德国、日本、英国等国总和,在显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同时、贸易失衡的格局或延续,均可能推升企业“抢出口”动机。而分行业而言,截止今年8 月,美国药品、电气设备、计算机等行业的经销商库销比位于历史较低分位值,或可能对“抢出口”期间的弹性有较大拉动。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易峘/吴宛忆 日期:2024-11-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