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点评:短期出口下行幅度或偏大
事件:以美元计,中国10 月出口同比+12.7%,前值+2.4%;10 月进口同比-2.3%,前值+0.3%;10 月贸易顺差957.2 亿美元,前值为817.1 亿美元。
出口同比读数偏高,短期外需回落幅度或偏大
1. 真实外需或呈放缓趋势。从高频跟踪数据来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9 月末台风冲击过后迅速上冲,并在10 月前2 周保持历史较高水平,并未遵循2022 年、2023 年同期回落的季节性规律,指向出口在运输条件改善后迅速回补;而从10 月第3 周至今,回补效应减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3 周下行,指向真实外需呈回落趋势。将7-8 月出口额合并,9-10 月出口额合并,或可更准确描绘过去一段时间外需真实走势:2024 年6 月出口同比+8.5%,7-8 月同比+7.9%,9-10 月同比+7.4%。同时,排除出口回补效应,10 月第3 周至今的港口集装箱平均吞吐量同比+3.0%,相较于包含前2 周的同比数据下降5.7 个百分点,表明当前外需呈边际回落趋势,且回落幅度偏大。
2.排除波动与回补效应,对发达地区出口回落,发展中地区暂有韧性。从边际变化来看,将7-8 月、9-10 月出口额合并后的视角下,对于欧美出口边际回落,对于东盟出口边际持平,对于俄罗斯、非洲出口边际回升,即呈现较为明显的发达地区边际回落、发展中地区暂时有韧性的特点。
3. 排除波动与回补效应,消费品需求回落,生产资料尚有韧性。从边际变化来看,将7-8 月、9-10 月出口额合并后的视角下,消费电子、汽车需求则有较为明显的回落,原材料、通用机械生产设备需求仍具一定韧性,或与出口地区边际变化相对应:发达地区消费品需求下滑,而发展中地区生产资料需求尚有韧性。
4. 量价拆分来看,10 月多数产品出口数量贡献边际上升。边际贡献方面,在纳入统计的16 类产品中,出口回补效应下,13 类产品出口数量贡献边际上升,9类产品出口价格贡献边际下降,表面出口仍呈以价换量趋势。
进口:同比有所回落
10 月进口同比有所回落,较前值下降2.6 个百分点至-2.3%,主因国际大宗品价格下滑影响。后续来看,随着海外大宗品价格企稳回升及国内增量政策发力,预计进口同比或将有所回升。
11 月出口或有明显回落,2025 年出口节奏或受关税因素扰动
1. 短期看,11 月出口或有明显回落。一则10 月出口同比读数偏高,或包含9月回补订单;二则2023 年11 月基数已有明显提高,即便按10 月偏高的两年复合同比+2.6%计算11 月出口额,同比仍在5%以下;三则11 月已公布的AIS 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均指向出口同比明显回落。
2. 当前外需为周期性回落,预计2025 年下半年出口节奏或受关税因素扰动。出口结构中发达地区回落、发展中地区有韧性以及消费品回落、生产资料有韧性的特点,指向当前外需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回落特点。中长期看,美国大选尘埃落定,2025 年对美出口或面临一定关税压力,从历史经验看,其一,外部关税政策执行或需一定时间,且或将视施行效果渐进式推进;其二,关税政策施行前存在“抢出口”效应,将短期内抬高出口增速。初步预计2025 年前期出口或主要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后期或有关税政策扰动出口节奏,但年内出口金额下行压力仍然可控,中性条件下,2025 年出口同比仍有望实现正增长。
风险提示:外需回落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