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内容解读:十万亿化债明确 稳增长方向坚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内容解读:十万亿化债明确 稳增长方向坚定

宏观研究 233

  事项:

      11 月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同时从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000 亿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

      此外,新闻发布会中,财政部部长等官员对于记者诸多提问进行了一一回复,信息量较大。

      解读:

      11 月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

      本次提高地方债限额是10 月12 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提及的化债政策的正式落地。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1.推出共计十万亿规模的化债政策。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 万亿增加到35.52 万亿。

      此外,还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000 亿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共计4 万亿。

      上述两个渠道合计增加化债规模10 万亿。

      同时还明确,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 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 万亿元大幅降至2.3 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 万亿元减为4600 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内容解读:十万亿化债明确 稳增长方向坚定

      2.短期内(预计今年内)加快增量政策落地。房地相关税收近期即将推出,隐性债务置换工作马上启动,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正在推进,专项债用于土储、收储正在研究制定细则。

      3.展望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力。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和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是加大力度支持“两新”建设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五是加大转移支付规模。

      上述内容中,化债政策为确定性的政策,也是本次发布会的核心内容。其余为方向性的、尚未落地的政策,目前正在加快实施或依然需要相应流程审核的政策计划。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一是本次化债为“换水”而非“放水”,将继续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二是化债所用资金来源为地方政府债务而非国债,压实地方化债主体责任;三是节奏上,置换债务的发行起点和节奏或较为前置;四是分配上,置换债务额度或倾向于经济大省。

      后续来看,本次政策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降低地方债务付息压力,提高地方政府财力空间。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五年累计节约6000 亿。本次化债政策是一场及时雨,减轻地方化债压力,腾出更多资源发展经济,提振信心,巩固“三保”,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

      第二是改善居民预期。作为9 月政治局会议后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重要一环,本次大幅提高地方债限额体现出政府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决心,利于未来增长预期的改善。

      第三是后续对债市的供给冲击取决于央行的配合。此前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在后续的化债过程中,这一新工具或能提供流动性,以熨平市场波动。

      最后,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四季度财政支出增速有望大幅度提升。目前1-9 月支出累计增速(2%)离预算仍有差距,按照财政部计划完成全年的预算目标,则四季度支出同比增速或将达到9.2%,比前三个季度增速将显著提升。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董德志 日期:2024-11-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