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点评:人大常委会解读:重塑地方财政循环

宏观点评:人大常委会解读:重塑地方财政循环

宏观研究 83

  我们认为,当前的财政政策总体偏积极,地方财政有希望从以应对化债压力为主的“紧平衡”财政重新转变为以稳增长为主的“扩张性”财政,但地方财政的“再扩张”大概率也会较为温和。

      我国整体财政的扩张离不开地方财政,而地方财政扩张又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为地方财政“松绑”使其具备扩张的能力,二是为地方财政提供扩张的支点。

      化债思路的转变创造了第一个条件,但中央同时也明确强调“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松绑”可能也是有限度的“松绑”。

宏观点评:人大常委会解读:重塑地方财政循环

      而第二个条件则可能也会与以往有所不同。2009 年,地方财政扩张的支点是“四万亿计划”和基建投资 ,2015 年则是棚改货币化和房地产 ,而随着基建和地产体量的逐渐庞大,未来空间更大的可能主要是科技和消费,但科技发展需要持续积累、且作用更多体现在经济的中长期趋势,消费的扩张效果还与居民收入、预期等变量相关,传导链条可能更长也更慢。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推进的节奏存在不确定性;海外经济、金融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国内政策的出台。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宋雪涛/张伟 日期:2024-11-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