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货政报告点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事件描述
事件评论
流动性合理充裕,住房贷款利率再创新低。三季度超储率回升至1.8%,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贷款利率持续回落,9 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落1BP 至3.67%,企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分别环比回落12BP、14BP 至3.51%、3.31%,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二者之差为-36BP,历史上最低为-91BP,本轮房贷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
优化M1 统计口径,改善政策利率传导。本次报告4 个专栏,专栏1 回顾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的历史变化,提及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可研究纳入M1 统计,M2则要结合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当货币政策框架以价格调控模式为主,数量目标逐步淡化,如美联储已不再公布M3 和更广口径的货币。专栏2 强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平衡好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等三方面。专栏3 提出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尤其是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贷款“下行快”,存款“降不动”,未来将进一步改善政策利率传导,避免净息差掣肘货币政策。专栏4 延续专栏1 的内容,强调理财等资管产品的发展对M2 造成较大扰动,近期M2 的下行与存款分流至理财产品有一定关系,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下降,涵盖直接融资的社融规模,可以更好体现金融支持的总体力度。
外部贸易环境更趋复杂,内部经济矛盾积极应对。对于全球经济形势,央行强调三点:1)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仍偏弱;2)商品价格回升和服务通胀持续或阻碍通胀进一步回落;3)今年是全球选举大年,选举后发达经济体内政外交政策可能发生调整,贸易和投资增长压力较大。对于国内经济形势,央行重点强调三点:1)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有力支撑,主要系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需求改善仍有空间、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等。2)但也强调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外部来看,不确定性上升、风险挑战增多,内部来看,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积极应对,着力培育经济增长动能。3)对于物价问题,短期来看,四季度将逐步进入消费旺季,“双十一”、“双十二”以及春节等都是明显的消费带动点,叠加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物价温和回升仍有基础;中长期看,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同等重要。(1)在政策基调上,三季度货政报告更加积极,新增“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继央行行长6 月19 日强调“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这一表态被反复提及,彰显央行无意出台紧缩式、限制性政策。(2)最终目标上,汇率新增“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短期汇率约束并未放松;通胀,从“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调整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侧面反映当下通胀水平或不够合理,央行对于通胀回升更加迫切;支持实体层面,新增“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关注后续相关结构性工具的使用进度;(3)中介目标上,以两个专栏的形式分别解释了当前M1、M2 增速下行的原因,M1 需要扩容,M2 与经济相关性下降,价格调控和社融指标未来或更加重要。(4)落实到操作目标上,一方面新增“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另一方面新增“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既要力度、又要节奏、也要效果。考虑到外围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且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国内稳增长和财政发力亦需要货币政策配合,年内降准降息或可期待,国债净买入、买断式逆回购等新流动性管理工具亦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